因此,顾衡宁可通过自己的私人渠道去想办法,横竖如今南北甚至是跟海外的交流都不少,顾衡之前还在京城见过传教士,街面上也有一些舶来品出售,主要是钟表还有玻璃镜,价格不菲。既然交流频繁,那么,叫人去各个海港找那些海商打听,多花点钱,最多也就是几年的功夫,也就有结果了。

顾衡的项目计划书送了上去,圣上看着里头列出来的条陈,先是一愣,然后就是有些感慨。做皇帝的,其实也辛苦,每天光是各地官员的请安折子,就一大堆,看都看不过来!像是这些请安折子,许多根本就是身边的秉笔太监帮着批复的,然后将其中的一些要点提取出来,圣上知道一下也就行了。其他那些折子,也是让人心烦,前面一大堆的废话,说到正事,却是含糊其辞,似乎随时准备抠字眼好推脱责任一样,简直是让人看着就头疼。

“看看这封折子,你小舅舅的!”圣上将折子递给了太子,笑道,“要是下面人都像你小舅舅这般写折子,朕可要省不少心喽!”

太子接过折子,仔细看了一遍,顿时笑了起来:“父皇明鉴,之前儿臣就见小舅舅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搞出一个计划书来,只觉得他做事极有条例,却是不曾想到这么多!”

圣上听太子自陈不足,一边心里头有些得意,一边教导道:“你如今也开始上朝听政了,不能像是以前自个看那些折子一样,得学着见微知著,多看,多思,渐渐的,这些你也能明白了!”

“那小舅舅那边的事情,父皇怎么看?”太子趁机问道。

圣上笑道:“皇庄早就是他的了,自然随他怎么办?回头跟内务府说一下,这几年就不用他那个庄子提供贡品了,让他专心对皇庄进行改造!”

太子听了,略微放了心,他一向觉得顾衡有的时候显得有些缺心眼,还好这一次他知道先上个条陈,要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就动工,就算是回头有了成果,只怕还有一些人要啰嗦。

如今既然圣上已经首肯,那么,就算是有人因为皇庄改革的事利益受损,也不能以这个原因去攻讦顾衡。

圣上直接取了朱笔,在折子上批复了一句:“尽管施为!”

顾衡得了准话,当下就叫来了庄头管事,开始分配任务。

这个时候还没有到清明,麦子还有近两个月才能收获,能种植的地里都已经种了东西,总不能这些全不要了,这是作孽!因此,顾衡头一件事就是先对农庄里头的佃户筛选一遍,将有手艺的人先找出来。

顾衡之前就想好了,他要借助于改良马车的事情培养一批合格的工匠,顾衡不要求这些工匠有多高的水平,他要的其实就是流水线工人,每人负责一到两个步骤再不会,那就真的是蠢到家了!

皇庄佃户里头,有点手艺的人其实还不少,只是多半就是一些皮毛,真正水平比较高的,其实还是那些世代相传的匠人,这些人要么帮着官府做事,要么就是

第28章

人跟人很多时候真的是不一样的, 顾衡顶多就是觉得, 这种四轮马车以后可以成为公共马车, 方便普通人在城里出行。而太子呢,居然第一时间询问,如果这个四轮马车做得比较大的话,用来运送军需, 效率如何?

这当然要比普通的马车强,双轮马车因为各种缘故, 不可能做得太大,会影响稳定性。像是皇家的御辇,因为车厢比较大, 都得用四轮, 这也是因为御辇走得比较慢, 所以, 不用担心失控。

而如今这样的四轮马车,如果纯粹作为货运的话,肯定要比之前的双轮马车效率高得多。对于朝廷来说,每一次向着边关转运粮食都是一个比较让人肉痛的过程。路上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要动用大量的民夫还有牲畜,这些民夫和牲畜每天就得消耗大量的粮食,路上的折损甚至要过半。

哪怕四轮马车的速度比起以前来快三分之一,都能节省大量的粮食,因此,太子立马就惦记上了。

顾衡之所以没想到货运上头, 主要还是因为这年头大宗货物的转运其实更多地是依赖于漕运,顾衡自个也没遇到过这种大宗货物的运输,因此,他搞出个四轮马车来,更多的是方便人的出行,自然不是货物的运输。

不过,这客运改货运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当下,顾衡就一招手,命几个管事叫人搬了粮食过来,先往车厢里面装,车厢里面装满了,就放在车厢顶上,然后说道:“来,试一下让马车全力奔跑,一天能走多远!”

这边这些管事之前听到是太子来了,整个人都有些呆住了,他们这种地方,内务府随便来个小头目都得当做是大爷供着,至于皇家人,谁没事往这里跑,他们就算是想要找什么乐子,也是去围场之类的地方,庄子上能有什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