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庄头管事还算是明白什么叫做不能竭泽而渔,真要是将这些佃户逼迫过甚,回头出了乱子,上面的人也不会保他们,因此,总算不会叫这些佃户因为还不上钱,冻死饿死。不过,遇上一些特殊情况,卖儿卖女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像是宫中一些底层的宫人,其实就是皇庄里头出来的,佃户家里还不上钱,只得将儿女抵给庄头管事,这些庄头管事就算是要呼奴使婢,也用不了几个,横竖皇宫之中,底层宫人每年都有一定的折损,自然要补充人手的。

顾衡根本不知道皇庄里头的道道,但是圣上派出来的人知道啊!他们是奉命帮着顾衡打理皇庄的,顾衡还没过来,他们就已经将皇庄上的庄头管事训斥告诫了一番,让他们将首尾收拾好,顾衡这个新主子不仅是太子的伴读心腹,也是圣上看重的人,要不然,凭你一个外戚,也能赏赐皇庄吗?甚至,宫里头有传言说,圣上有意将二公主下嫁顾衡。

二公主乃是柳嫔之女,柳嫔乃是理国公府的旁支,跟理国公这一脉差不多都出了五服了,生父也不过就是个七品小官,不过因为生得美貌,才得了理国公府的一点关照,走了一点门路送进宫做女官。理国公府走了内务府的人脉,让柳嫔在圣上那里露了几次脸,给圣上留下了一点印象,后来就得了召幸,她运气好,不过是承宠了两三次,就有了身孕,生下了二公主,然后晋封柳嫔。

只是柳嫔虽说美貌,却是个浅薄的,圣上喜欢的是那种能红袖添香夜读书,跟他有一些共同语言的,而柳嫔呢,也就是认识几个字,哪怕是后来恶补了一些诗书,但是脑子里就是没有那跟筋,性格虽说不能说是轻浮,却也着实不够机敏,一开始的时候,圣上看重了她的美貌,等到次数多了,就看出来,这就是个典型的草包美人,渐渐就没了兴趣。毕竟,宫里头什么样的美色没有,柳嫔没有其他能吸引他的地方,自然就会被别人取代。若不是她跟理国公府有关,就算是生了女儿,也只有将女儿抱给别人抚养的份。

圣上不希望宫中勋贵出身妃嫔的实力太大,因此,即便是要拉拢勋贵,也宁可选择这种没什么根基的旁支,而不会选择那些嫡支。毕竟,真要是那等身份高贵的,人家大选入宫,你难道连个妃位都不给,甚至,人家都要惦记着继后的位置呢!

二公主在宫中虽说算不上透明人,但是也着实不能说是有多受宠,因此,对于圣上想要让二公主下嫁的心思,太子却是有些不同意见,一方面辈分上头有问题,太子要叫顾衡一声舅舅,总不能回头还要叫自个妹妹一声舅母吧!简直是不像话!另外就是,二公主在宫中不算得宠,若是换个得宠的嘛,说不定做驸马还得受气。何况本朝对驸马约束也有些大,做了驸马之后,许多官职就得跟顾衡说再见,因此,太子想着是让顾衡娶个实惠的宗室郡主,又不用受尚主的委屈。

不管怎么说,圣上跟太子父子两个都有意让顾衡成为皇家的自家人,而不是仅仅就是外戚。

再有就是,内务府早就公认,顾衡是个有着点石成金手段的,真要是得罪了他,前程也就算了,钱程才更要紧!

等到顾衡带着两个下人到了皇庄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人在门口迎接了。

圣上指的那几个管事是帮着圣上打理内帑的几个太监,要不是因为顾衡还有个外戚的身份,哪怕这几个太监是奉了圣上的命,顾衡也得有个僭越的罪名。不过,顾衡其实不在意这些,他也从来没表露过歧视太监的意思。这些人多半都是可怜人,这年头,除了少数人,谁家有点办法会让孩子进宫做太监呢?

这三个太监到顾衡这里来,也是想要搏一个好前程。圣上身边伺候的人太多了,除了大总管戴权是从小就跟着圣上的,只要他不出什么差错,那么,大总管的位置是不会动摇的。饶是如此,当日皇后遇刺身亡,戴权也吃了不少排头,要不是他在圣上那里玩了一出苦肉计,只怕如今大总管已经换人了。

在圣上身边,想要出头,那是真不容易,以前的时候,戴权还允许自己收的干儿子在御前露脸,等到那一次戴权几乎倒霉,却被落井下石之后,戴权就恨不得能长出七手八脚来,将圣上身边的事情全部包揽了。

其他人的心思也是差不多,能够给圣上留下一点印象的内侍本来就不多,圣上也不缺人使唤,宫里头那些总管太监在寻常地方不介意提携几个干儿子,干孙子,但是却不可能让他们夺了圣宠。

这三个太监当年拜了戴权做干爹,借着戴权的名头,很是捞了不少好处,也在圣上那里留了名字,但是贴身伺候的活从来都捞不上,甚至能露脸的差事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