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位已经叫好些勋贵家的子弟看到了攀升的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人,就不由的他们不惊动了。

谁呢?阿桂和兆惠。

这二人收到的聘书不一样,属于特聘聘书。有空了去讲学,另外了,请两人举荐一些军中老手,身又残疾也可,善骑射就行。

乾隆的心一下子就松了,这两人属于一年也去不了两回的,就是挂个名。他是这么想的。见这两人拿着聘书来,他还笑的很畅快,“可见皇阿玛还是很看中你们的。”

这是第一次当着外人的面这么坦诚的承认先帝还活着。

两人倒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这个聘书却接的,两人相当有面子。第二天就带着人先去报道去了。

宗室里,四爷也请了一位,谁呢?十六!

十六可不仅仅是擅数,他还擅长火器。弘历使火器早年十六手把手教的。

有了这些打底,大家也就看出来了,这书院聘请先生跟招收学生一样,也是别具一格。然后四爷就叫人在张榜,书院还缺先生,不管是哪一方面擅长的,都可以来应聘。不管你有没有功名,是做着官呢还是平头百姓,都成。

这榜一贴出去,最先动的就是京城和直隶。在六部任职的,也总有不得志的。又觉得自己有些才能,便愿意来试试。便是不成,也想着在四爷这边留点印象。

于是,四爷便很忙了。从早上带着弘晖过去,晚上才回来。林雨桐也没闲着,好些个觉得这个擅长那个擅长的过来想试试。那就试试吧。四爷叫人家等着,然后打发了钱盛过来,等着林雨桐现出题呢。题目不用多,精就行。要是连桐桐这一关都过不了,那就没戏。

像是算学一道,国子监本也开着这个课程,那边好几个博士过来,结果被林雨桐的题目都打回去了。今儿又来了几个,其中还有两个是钱粮师爷的,答完了钱盛便把考卷带回来了。林雨桐一页一页翻过去,终于看到一靠谱的。至少能看出,此人的答题已经受到西方数学思想的影响了。她把此人的卷子抽出来,“就这个了。通知他明天再过来一趟,其他人都退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