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之?

乾隆的手不自觉地握在了一起,然后慢慢松开,看向胤祹。

胤祹不解:“万岁爷,这绝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

乾隆缓缓点头,但还是问了一句:“不问不审便诛之?是不是有些过了?”

胤祹摇头:“连万岁爷都被蛊惑的心里起了疑,可见其危害之大。今日一副字叫您犹豫了,那往后这些朝中的大臣谁再收到这样的字了,他们该如何?若是人人都收到这样的字,人心岂会不乱。万岁爷啊,乱人心者,该杀!”

乾隆起身在屋里转了转,好半晌才停下脚步,“十二叔乃是朕之忠臣,但有些事朕却不能叫十二叔去做。您先回,这有些事得着人去办,不能叫您的手沾了自家人的血。”

胤祹眼睛眯了眯,说到底,万岁爷还是坚信先帝活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起身告退,不管这谣言怎么起的,临走他还是留了一话:“万岁爷您宽和待人,比之先帝得人心何止千倍百倍。您着实不用也不该忧心,这天下是您的天下,满朝的臣子,都是您的臣子。他们敬您而畏先帝,先帝若真……必不是众人乐见其成的。因而,奴才请万岁爷当断则断,万万不可犹豫不前。且不论这事真假,便就是真的,那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先帝当年是弃天下于不顾。若是假的,更不可犹豫,犹豫便是对反贼的姑息,还请陛下尽快决断。”

履亲王走了,乾隆坐在那里久久没有动弹。他说的自己何尝不知?

皇阿玛若真还活着,那他此刻就是扰乱人心的祸患……杀之,何错之有?

可那个代表‘杀’的令牌藏在袖子里,从昨儿到现在,他依旧是没有下这个令。怕皇阿玛有完全的准备?这个顾虑肯定有。但更多的则是——朕为何一定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