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就很客观的说弘历:“施政宽松这个事,在当时没错。新帝登基,没有班底,示下以宽……就算是赦免了再不该赦免的人,那也行。缓和一下当时的政治气氛。这都不算是错的。但宽得有个度啊……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但是,吏治却是万万不敢撒手的!”

是!雍正朝整顿吏治,下了多大的功夫,结果全白费了。等到宗室里弘晳宏昇谋逆了,意识到这么宽下去是不行了。既然觉得宽不行了,你就下杀手啊!

结果人家是下手了,可下手之前人家是这么说的:“皇考尝以朕赋性宽缓,屡教戒之。朕仰承圣训,深用警惕。”

啥意思呢?意思是我皇阿玛当年就说我这性子太宽和了,这个不好。甚至还好几次为这个训诫我。现在想起这些,觉得还真是得好好警惕呀。

所以,你们犯事了,我也很难为呀!处置严一些,狠一些,从朕的内心来说呢,还真是不想啊!可圣训在耳,岂敢不听?实在不是朕要下狠手,是我皇阿玛的教导我时刻不敢忘啊!

言下之意,你们也知道我皇阿玛这个人的对吧?他就是那样严苛到不行,对谁都苛刻的人。你说朕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皇考的话都不听吧。你看朕生日的时候,弘晳以旧日东宫太子自居,制鹅黄肩舆送给我,我当是要是不要,他肯定要留给自己用的。我早就察觉到他有不轨之心了,但我怎么做的呢?‘因事未显著,是以从轻归结,以见小惩大诫之意’。你看,我之前这么的仁慈,都不追究,结果换来了什么?这叫我多伤心的。罢了罢了!还是按照我皇阿玛说的办吧。

四爷这么一番说下来,林雨桐:“……”其实我是真不知道该说啥。

她就是看史书,她也就是看看。知道事情的始末就完了,大致给这个人做个结论,考试能答题,这就很可以了。她是真没有记下谁说了什么的习惯,除非古文言里的名言名句。

好么!四爷这个较真的性子,竟是将这些都给记下了。她都不知道他是啥时候记下了。

林雨桐干巴巴的道:“史书嘛,真真假假的,也当不得真。”

呵呵!史书只能更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