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于是在许多人眼中,张宏祖的失踪,也能看作是畏罪潜逃了。

但这个说辞有许多漏洞,其一,张宏祖是如何知道营地里有刺客的?需知传出有刺客的消息还是秦鹏年的尸体被人发现之时。其二,若张宏祖真想借刺客行事,那他就不会畏罪潜逃,而该留下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才是。

所以对于韩老将军盖棺论定下的结论,庞昱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没有当真。

“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我们自己去找了。”庞昱轻轻扣上茶杯盖,将满杯的花香留在容器中,皱眉思索,“但从何处查起,又是个问题。”

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那个自刎的刺客,虽说他留下了狼图腾,但辽人的反应却与之相悖,若真是辽人派出的刺客,他们万不该狼狈撤离,好像怕惹祸上身一样。并且,那刺客除了一个图腾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特征能够证明他是契丹人了。许是从小受训的缘故,那刺客的须发皮肤也与辽人有细微的不同,乍看之下确实身材壮硕如北地之人,但头发似乎黑得太纯粹了些,而不像一般的北方胡人带了点棕色或褐色的。

庞昱在地狱时听过狱友的“科普”,越是靠近“赤道”的人种,身体里的“黑色素”就越多,若是从大宋最南端再往南走个十万八万里的,那里的人肤色会变得更黑,而再往南,甚至有一种人皮肤黑似焦炭,黑夜里根本看不见的那种!

那么反之,北地人常年处在天寒地冻中,发色眸色都偏淡,尤其是不事劳作的那些王族贵族们。否则当年也不会传出慕容氏的艳名,就连后世某位作家写的武侠小说里,也将慕容氏遗族写得风流俊秀,若非他一心复国,也不会让对他倾心的容貌似仙的表妹心灰意冷,转投他人怀抱。

说起来,那慕容复好像和庞昱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如果慕容复真的存在,他倒想看看和白玉堂相比,二人谁的武功更高些,谁的容貌气度更胜一筹。

不过想来应该还是慕容复不及白玉堂,整日沉浸在国仇家恨谋权篡位中的人毕竟不可能真的潇洒,在心境上就落了下乘。

想着想着,庞昱忽然回身,暗骂自己:怎么又帮着白玉堂说话了!那混蛋桀骜不羁,还老不把自己当外人,常常占自己的便宜,有什么好的!

白玉堂见庞昱说着说着,不但声音变小了,连手中的茶水都凉了也不知换一盏,更盯着自己呆呆地瞧,心里不知有多舒坦,嘴上扬起一抹邪气的笑容,伸手又捏了下庞昱的脸蛋:“瞧着你爷爷看作甚?知道五爷的好了?”

“谁说你好了!无耻!”被人猜中心思,庞昱恼羞成怒,飞快反驳,打掉白玉堂的爪子后正色道,“若是公孙先生也在,他定能瞧出端倪来。可惜,公孙先生就算能从开封府过来,书信一来一往,再等他动身,那刺客的尸身早就腐烂了……”

闻言,白玉堂也正经许多:“那你不妨暂时将这刺客丢开,先去想想秦鹏年一案。”

“这话怎么说?”庞昱好奇地看他。

乌黑的眼珠子明亮纯澈,直勾勾地看着一个人时,最能勾得人心痒。白玉堂喉结上下滚动,嗓音比平时沙哑一分,却没被庞昱听出来,“秦鹏年死,张宏祖失踪,傻子也能将这两人串联起来。况且栽赃之人还用了心思,在刀伤上下功夫,一则说明此人对兵器颇为熟悉,二则是心思细腻,连书生体弱都考虑了进去。”

“三则,他在营地里也有一定权力,熟悉营地布防,才能避开耳目,将张宏祖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出去,造成他‘畏罪潜逃’的假象。”庞昱顺着白玉堂的话往下说,眼睛陡然一亮。

“要找到有能耐做到这两点的,首先就可以将你带来那些朝廷官员排除了。”白玉堂也说。

庞昱接道:“余下的,就剩韩琦手下的那些将领!”

“不错!”白玉堂畅快一笑,心头的瘙痒非但没有变少,反而又加深几分。在这世间能与他畅谈,且跟得上他思路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如展昭那样的虽也聪明,行事却太有分寸了,正经严肃得好生没趣。至于包拯和公孙策,他们在白玉堂眼中就是隔了辈的人,“玩”不到一块去。

庞昱则不同,他年纪更小,心思玲珑却又不失热血活力,虽然有时候笨了点,武功也弱了点,但笨一点逗起来才更有意思啊!再说武功太强了,还要白爷做什么?

庞昱完全不知对方心中所想,要是知道白玉堂对他的形容,只怕能立马掀桌。也幸亏他不知,心思完全放在了案子上,才让他又发现了一些问题。

“韩琦手下的人有问题,这要排查起来可不容易,韩将军本就对我有偏见,多半不能将我的话听进去,此事只能从张宏祖身上查起,对方既然有心叫他当替罪羊,那么肯定不会让他永远‘失踪’下去。”庞昱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