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庞太师被宝贝儿子这么一说,登时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

和所有的傻爸爸一样,庞太师也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孩子心目中最高大最敬佩的存在。

从小到大,庞昱不管闯了什么祸,庞太师都能为他摆平,每次看到儿子那崇拜的小眼神,庞太师浑身上下都舒坦得不得了。渐渐的,他就故意放任儿子去闯祸,因为每次都能收获儿子信任膜拜的眼神,和那句“爹爹最厉害了”!

只是自从儿子打陈州回来,人就仿佛长大了不少,他再也不任性闯祸,有事也总是最后一个想到亲爹。

初时,庞太师以为儿子对包拯就像粉丝对偶像,他还用以前的目光去看儿子,等他什么时候碰了壁来求自己,自己再以最英明神武的形象为他扫除一切障碍……但慢慢的,庞太师发现事情不对了。

儿子现在哪里把他当成救兵了,简直在以一颗拯救自己的心为自己操劳不已啊!

感觉自己成了话本里人人喊打的恶人,儿子是在努力帮自己洗脱恶名有没有!

而他居然还想把最脏最累的活丢给包拯,这岂不是辜负了儿子的一番美意不说,还把儿子往外推吗?要是儿子再也不认自己这个爹了怎么办?

一想到儿子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再孺慕殷切,反而厌恶嫌弃,庞太师就觉得心脏都要裂开了!

不行,他绝不能叫昱儿失望!更不能让包黑子把儿子拐了去!

第17章 行刺案10

庞家父子在秦鹏年的问题上讨论了大半个晚上,最后仍是决定按兵不动,借此钓出更大的鱼。

用庞太师的话来说,秦鹏年这软蛋,在官场上摸爬打滚许多年都没什么建树,如今人人对辽人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他脑子被门夹了上赶着当辽国皇亲,自己在脸上写下“辽人细作”四个大字!蹦跶得欢的多半也是杂鱼,光把他一个揪出来还不够,他身后必定有藏得更深的大鱼!

秦鹏年是兵部侍郎,能够接触到军队布防的机密,但委派边军将领却不是他能插手的。宋朝重文轻武,好的武将不多,这些年大部分都折在了边疆战场上,这些人死得太蹊跷,事后细想,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从背后将他们推上了不归路——说朝中辽人细作只有秦鹏年一个,谁信?

更别说事事都替秦鹏年拿主意的秦夫人,又有几个女人能干涉丈夫的公务,有几个女人能有秦夫人那般的心机手段?

还有已成悬案的红花案,看似罪魁祸首已经伏诛,但刘公公潜伏在公主身边二十年,又是怎样的小心翼翼忍辱负重,他背后是不是也藏了什么人,与那只看不见的手如出一辙?

庞昱在陈州惹上莫名其妙的人命官司,给陈良出主意的山寨军师一夜之间就找不到人了,看似是在针对庞昱,实际上是在离间赵祯与庞太师的君臣之谊,令包拯与庞太师互结死仇,其心可诛!

甚至刺杀大理世子的杀手,经公孙先生的检验,也发现,同非中原之物,那暗器与毒药也并非出自一家,可见除了大理之外,还有别的外邦想要大理世子的命,更甚者,他们要的就是大理世子死在大宋的疆土上!

这一连串的事,庞昱如今回想起来,都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他甚至开始怀疑,上一世襄阳王谋反,其中是不是也有什么内情?

襄阳王比起赵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上辈子他爹就算死了儿子,与赵祯生了嫌隙,他也没必要推翻一个明君而拥立一个昏君啊,万一造反失败,他要面对的可是千古骂名和株连九族啊!

他爹到底是经历了什么事,能让他连女儿都不顾,非要置女婿于死地?

况且,襄阳王谋反的背后,还有辽国、西夏的影子。

碰上秦鹏年的事后,庞昱就感受到,辽人绝非他们印象中的只会野蛮嗜杀,若论谋略,他们也不输宋人!藏在背后谋划的一切的主谋,更是深不可测,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万劫不复!

想想还挺后怕的,如果包拯当初在陈州没有仔细调查,如果没有公孙策在验尸上的细致入微,那么庞昱活了两辈子都无法发现有一个人在背后如同操纵木偶般一步步将自己引入圈套,而他还傻乎乎的觉得自己罪有应得,死得其所呢!

庞太师不知道儿子想了这么多,看见庞昱脸色不好,还以为他这些日子累着了,连忙温声道:“昱儿,你若是累了就先去休息,剩下的都交给爹爹来做,爹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自然相信爹,爹爹是最厉害的!”庞昱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庞太师感动得眼泪汪汪,儿子还是最喜欢我哒!

***

由于纵马行凶一事上庞昱和耶律勿结了梁子,因此赵祯就把接待辽国使臣的工作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