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有道理。”庞昱点点头。

公孙策也说:“这几日我都在观察世子的身体,若世子有醒来的迹象,便能马上察觉。”

“如此一来,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便是。”包拯说。

第16章 行刺案9

商定完去桂州调查的事情后,包拯捋着胡须道:“冰姬的婚事,虽说我们并非亲戚长辈,不好插手。然那秦鹏年想攀辽国皇亲,为官庸碌,就算不是辽人细作,未来也未必不会因为姻亲关系而趋附辽人,做出有害国体之事,还是不得不防。”

“派个人去秦府盯着?”庞昱的想法很直接,既然秦鹏年可疑,就要找个人盯着他。

“秦鹏年身为兵部侍郎,府中家丁也都习武,夜探秦府一两次或能全身而退,时间长了,难免会引人注意。何况这段时间耶律勿上门的次数多,他身边的辽人高手也有不少,一个不慎,容易暴露。”包拯理智分析,直接忽略了开封府尹带头赞同私闯民宅的做法,说话的语气还特别正经正派,“若要监视秦鹏年,一次两次远不足够,最好能在秦府收买一二下人,或是派人乔庄成秦府下人,暗中留意秦府动向。”

一旁的庞昱和白玉堂都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一个是皇亲国戚,触了律法还有姐夫罩着,对律法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又专心抱金大腿,觉得包拯说什么都是对的;另一个则是江湖侠客,讲究快意恩仇,惩奸除恶,率性而为,知道秦鹏年可能是个奸贼,巴不得亲自上阵去监视此人,更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对。

但讲求奉公守法的公孙策和在公门办事已久的展昭却都有些傻眼,他们也知道包拯不拘小节,可也没见过他一本正经地为潜入别人府邸出谋划策啊!

大人腹中墨水真是越来越多了!

说到下人,庞昱忽然灵机一动:“我有个好法子!”

“哦?安乐侯请说。”包拯微笑鼓励道。

“我府上有个丫头,虽然相貌平平,但心思还算细腻,记性也好,若派她去潜入秦府,应当能胜任。”庞昱顿了顿,说,“如今秦府正为冰姬准备嫁妆,要买不少善女红的丫鬟回去,小翠在我府上就领着针线上人,手艺自然不错,只要买通了人牙子,她一定能混入秦府。”

“这倒是个好主意,就不知那位小翠姑娘胆识如何……?”包拯问。

“胆量心计一样不缺,我相信她。”庞昱答道。

“那好,此事就有劳安乐侯了。”包拯也很爽快,正所谓疑人不用嘛。况且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包拯看庞昱是越来越满意,不自觉的就会带上对子女辈的疼爱,他仿佛能够理解庞太师在面对儿子时为何会有求必应了。

以前见庞太师在儿子面前只有来回两句“好好好”和“买买买”,包拯还觉得太夸张,小孩子不该这么溺爱……轮到自己的时候,却也在心里想了下,要拒绝这么漂亮可爱的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庞昱很高兴地在金大腿这里领了任务,回家后走路都是飘的,一到家就立即把小翠找来,耳提面命让她一定要机灵,见机行事,到了秦府后事无巨细都要向他汇报,绝不能堕了包大人的威名。

小翠也是包大人的粉丝,听说这次是替包大人打探消息,也十分的有干劲,在秦夫人挑选丫鬟时拿出了十二分的实力,表演了一回出神入化的双面绣手艺,令秦夫人格外赞赏,不但要她帮着去绣秦小姐的嫁衣,连秦夫人准备新做的秋衫都交给了她。

小翠没多久就成了秦夫人身边的红人。

而这段时间,秦府也确实发生了不少事。

秦家收下了耶律勿的聘礼,不管冰姬怎么闹腾都打定主意要把女儿嫁过去,哪怕庞太师也在上朝时隐晦提了几句,秦鹏年也没有听劝。

冰姬见事情已无转机,索性收拾包袱再次离家出走,直接住到了张宏祖——也就是中秋那晚和她结拜的那位大书法家的家中。

冰姬在张宏祖家中住着,也不是对秦府的事情一无所知,她有一个表妹,从小父母双亡,是在秦府养大的,和冰姬的关系比较好,经常偷偷出府给冰姬传递消息。

这事其实秦夫人是知道的,但她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干涉冰姬的表妹玲珑,也不管姑娘住进别的男人家中会不会有瓜田李下之嫌,坏了姑娘的名声。

原来这位秦夫人是继室,并非冰姬生母,与冰姬的关系势同水火,冰姬从未叫过她一声母亲,而她也从不把冰姬当女儿,一直实行放养政策,这才把冰姬养成了一言不合离家出走的性格……

并且据小翠传回的消息说,这位秦夫人很不简单。

相貌美艳,驻颜有术且先不提,她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端庄大气,根本不像寻常商户之女——秦侍郎原配死得早,那会儿他还不是侍郎,只是个六七品小官,家里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嫡女,条件好一些的姑娘都不愿给他当继室,要不就是同品级的小官之女,或是官位高些的世家庶女,而秦鹏年又是个好色的,最终选了个美貌的商户之女作为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