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以为自己在若桑心底,早就没什么形象了呢。

贾数回头,发现其他人都在专心收拾东西,她赶紧回头,直接凑到林如海的面前,亲了他一下。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贾数便转身走进了书房:“夫君快进来,你看看我挑出来的这些策论。”

林如海还有些晕乎乎的,听到这话,下意识地往里走。

等到视线落在策论上,这才清醒过来。他一篇一篇地认真翻过,而后笑着点头:“若桑眼光真好,这些策论都很有代表性,对其他学子的帮助应该是最大的。没什么问题。”

贾数这才放心。

正好这个时候书房也都整理复原了,贾数便拉着林如海回了屋子。

吃晚膳的时候,林如海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如今也到了乡试的时间,二舅兄似乎准备回金陵赶考。”

贾数愣了下:“乡试?考举人?”

林如海点头。

“可我记得,贾、政二哥连秀才也不是?”

“荣国公功勋卓著,得了一个荫生名额,给了二舅兄。”林如海解释,“荫生不必参加府、州、县三试,可直接参加乡试。”

贾数挑眉:“所以政二哥如今连个秀才都不是,便准备去考举人了?”

林如海怔愣片刻,“若桑,你对二舅兄……”

想到母亲之前对他说的话,他又闭了嘴。

贾数疑惑地看着他,林如海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只是想到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