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檗吓了一跳。

陈书记说:“他奶奶的,必须开!粮食大丰收,不但开,还要大开特开。老于,你说,怎么开?”

于明忠心道,好悬,书记还真问了。

他对陈书记一指魏檗,说:“陈书记,这是我们站新来的中专生魏檗,让她给您详细汇报。”

魏檗把跟老于说过的,重新整理语言跟陈书记说了一遍。

她边说边观察陈书记的表情,见他脸上因为油山西村计生问题带来的怒气消散的干干净净。虽然不想老于点头幅度那么大,但在关键的点上,仍然在小幅度微微点头。

听完魏檗汇报,陈书记问:“玉米棒子最晚什么时候收?”

于明忠说;“10月底之前,都不算晚。”

陈书记沉吟了一会儿,跟于明忠说:“这样,老于。现场会暂时定在山弯村,你跟山弯村,还有另外两个村都吩咐下去,试验田里,还有试验田旁边5-10亩地的玉米棒子都别忙收,到现场会当天,现场收,现场称,现场比,老于,你明白吗?”

“所以这个现场,一定要做好!”陈书记继续说:“现场称出来的产量,一定要足,要够。老于,你现在能拍着胸脯说,一定能够吗?”

“这……”于明忠额头冒汗。

魏檗心说,现场会的“现场”二字精髓,可让陈书记吃透了。她想了想山弯村的玉米长势,在老于犹豫不敢答的当下,出声替老于解围:“陈书记,山弯村本来是盐碱地,比不上山南村地肥。现在才10月上旬,后期干物质再积累积累,保证每亩480斤以上,绝对没问题。”

“你敢立军令状?”

“书记,她刚毕、”“敢!”

于明忠无奈的看向魏檗,陈书记常年严肃的黑脸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老于,你还不如刚毕业的小姑娘有胆。”

她哪里是有胆,她是莽。这话不能跟书记说,于明忠只好一边赔笑,一边瞪了眼魏檗。结果魏檗好似没事儿人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刚刚立个“军令状”有什么大不了的,老于心说,回去得好好给她说说陈书记把男干部都骂得想上吊的“丰功伟绩”,让她知道陈书记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陈书记也不傻,看老于脸色会会儿变,跟老于解释了一下:“老于,你别怪我要求高,这个现场会,我打算请县里领导来。”

“啊?”于明忠愣了下,这规格怎么蹭蹭往上涨?!脑门上的汗越冒越多,倍感压力山大。

“艹!”魏檗心里忍不住骂了句脏话,受陈书记影响,她想:他爷爷的,谁不想升官呢?!又碰上个想升官的!

魏檗想得一点儿不错。

陈书记今年四十九岁了,他打听到,县里露出了新风声,说要用年轻干部,他们这些乡镇党委书记,如果能再升半格,变成副县级,能继续干到五十五岁。如果升不上去,五十岁一到,通通滚蛋让位子。

陈书记在山水镇干了小十年,每次都是要提要提,临了临了又没他。原想着到六十岁退休,还有的是时间,可这风向一边,眼瞅着要到点,升官提拔的压力与日俱增。

可山水镇是农业镇,以种地为主,想出个万元户增加税收放卫星,太难了。跟土地死磕,陈书记本来已经放弃了希望,千百年来都这么种地,没盼头,没想到老于的农技站给他放了个大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