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魏檗闹了个大红脸,随即想起生产力的巨大鸿沟。在工业不发达的八十年代,塑料聚乙烯制品属于轻工业,别说论斤称的塑料管子,谁家能有一套塑料茶具,都要小心保养好留着待客用。

既然这样,魏檗起身看着眼前广袤的农田,回想着她工作之后了解到的零散的大田作物栽培知识,心道:既然二十年之后的技术有生产力的的鸿沟,那么就用四十年之后的办法,返璞归真!

于是魏檗指着眼前的田野,回头对于明忠和孙天成说:“还有一个办法,开沟!”

“什么?!”

第10章

◎一更◎

于明忠和孙天成万万没有想到,魏檗说的开沟,竟然不是在地头上,而是在实实在在的良田里,每隔八十到一百米,挖出一条条南北向的深沟。魏檗还告诉他们,这种没开沟的田,叫做“实心田”,是种不出好庄稼的,是要逐渐被减少淘汰掉的!

孙天成听得肉疼,在良田里开沟,种庄稼的好地就少了啊!忍不住跟魏檗说:“这都是好田,能产不少粮食,开沟太浪费了。”

魏檗站着俯视两人,说道:“山南村地势低洼,容易旱涝急转。开沟以后,旱能灌涝能排,损失的面积,早在产量上补回来了。”

“于站长,我们种粮食,追求的是全种满,还是产量高?”

“当然是产量高。”于明忠听魏檗说得头头是道,心里直犯嘀咕。一方面担心开了沟不能像她说得那样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又觉得人家毕竟是学校毕业的,是不是现在真研究出了新技术?

直到两人回程,坐到汪山拖拉机车斗里,于明忠还在嘀嘀咕咕,拿不定主意。

汪山车斗里少了两只羊,顿时宽敞多了。

太阳将要落山,带走了一天的暑气,暮归的老牛,拉地板车的行人,三三两两回家,和他们的拖拉机逆向而行。

于明忠在车斗前和汪山说着话,魏檗坐在车斗后,好心情的看这一派乡村田园风光。

“魏波,小魏!”于明忠叫了两声,在拖拉机发动机的掩盖下,沉浸在“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旋律中的魏檗,并没有听见。

于明忠只好把马扎搬到魏檗旁边,跟魏檗说话。

“小魏。”

“啊?”魏檗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于明忠,吓了一跳,说道:“于站,什么事儿?”

于明忠满心想得还是实心田开沟的事情,既担心开了沟没产量,又担心没开沟耽误了产量,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他要在魏檗这里获得更多一点的保证。

于明忠问:“小魏,你确定真能增产吗,不会出现特殊情况吧。”

魏檗听到,笑了笑。因为她不能确定于明忠和孙天成关系如何,所以有些话,可以对于明忠这个拍板的一把手说,但不一定能对着驻村技术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