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马鸣沟城西的木材老大爷,时刻记着周自言说过的话,活到老,也可以学到老,手中一册书,做木工时也在看。

城南的庞大娘坐在床上,看着两个孩子在院中奔跑,心满意足,继续绣手中东西。

花婶子,章伯母还有许多许多平凡又踏实的老百姓,都在好好经营各自的生活,平淡每一日,心中却又甜滋味。

远在下河村的宋家众人,都守着越来越壮大的识字班,想着将来送娃娃们进去读书,也能像宋老哥家的孩子一样,博一个好成绩,成为能读书识字的读书人。

而识字班里的老夫子,望着庙宇里高高参天的大树,好像听到了春芽破土的声音。

上河村的婶子,拿起手中缝制的女娃衣衫,不知道合不合小妞那丫头的身量。

婶子身旁,摆着一件又一件,花花绿绿的好看衣衫,皆是思念所致。

京城里,四娘看着手上的火锅单子,擦去额头汗水,笑着收拾今日店里残局。

阿穗坐于家中,一边帮爹娘做活,一边勤奋苦读,她想,周夫子也会支持她读书的吧。】

有的人明晰所有人间大道理,仍割舍不下心中那点道义。

于是选择留在这片土地,继续奋力前行。

【钟知县看着县丞拿过来的案子,揉揉眼睛,“年纪大了,眼睛也有些看不清了。”

县丞道:“这般年纪了,早就该去个富庶地方养老,大人何苦还留在这儿?”

“本县若是走了,赵家病死的牛怎么办?老刘家前些时日还没追回来的月钱怎么办?还有张寡妇家,门前那些小流氓还没有处理……”钟知县像宝贝一样数着镇上的事情,最后笑道,“走不了,走不了啊!这辈子看来是要留在这儿咯……”】

有的人阅览繁华,抛弃繁华,最后守着那点点希望的苗子。

愿以一己之力,供他们向远方出发。

【文山长点起油灯,看着屋内继续学习的学生们道:“好好读书,将来你们也能去京城官学。”

“就像宋学长,王学姐他们那样吗?”年纪还小的学生们纷纷握着毛笔嘻嘻哈哈。

文山长笑着摸摸他们的头,“自然,自然……”】

有的人看透所有,最后保持初心。

急流勇退,不愿做那违背本心的负心人。

【廖为安坐于廖家学堂里,慢慢悠悠讲着手中书籍。

底下子侄小孩,十分不解,“表兄,你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啊,依你的本事,拿个状元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嘛!”

“读书只为明理,考不考科举,做不做官,并不重要。”廖为安掀下一页,笑着点点他们的额头,“这世上,有的人热心赤诚,适合做官,有的人精于算计,适合经商,也有的人,身世复杂,矛盾难解,就适合在家里为你们这帮小萝卜头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