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会试的卷子印发出来时,京城就已经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

可那时候周自言流在外面的墨宝,只有一份会试卷子,大家再难比较,这种声音便慢慢被其他事情取代。

可现在殿试的卷子一印出来,大家有了可以比较的内容,又发现这位状元郎的思想和用词,与撰写《科举考纲重点》的独白极为相似。

状元郎,便是独白?

这样的说法已经出现,便再难平息……而且大家发现,状元郎的名字,和‘独白’也很相似。

不,不是相似,分明就是一个意思。

“等一下,等一下,我记得之前京城邸报上,也有一个独白!”

此话一出,宛如白日天雷,炸晕一众讨论此事的百姓。

说话的人连忙找出自己收藏的邸报,把印有‘独白’文章的单独拿出来,与《科举考纲重点》和两份卷子一起作比较。

一模一样的字迹,一模一样的文风……

难不成状元郎,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京城行走了么?

可、可也不对啊!

“这邸报……不是只有朝中大臣,或是当朝儒士,才能刊登文章么?”

所谓邸报,就是一份京城联络地方的文书。

邸报会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国策写到纸上,然后再由专门人士讲解这些政策制度,通过各个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手里,以传达京城的各项旨意。

若独白早就在邸报上刊登过文章,那他……到底是谁?

不行,不能再猜了。

所有人慌乱收起所有邸报。

他们好像摸到了一个大秘密,再猜下去,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只是他们前脚放下这个念头,后脚便去各大书坊,把那本《科举考纲重点》买回来。

虽然还不知道状元郎的身份,但先把书买回来总没错!

由于买的人太多,书坊不得已提高了价格,可还是挡不住络绎不绝的买家。

书坊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已经卖了许久的书,怎么突然就又畅销起来了?

三百名贡士听完唱名,便可以离宫回家去。

三天后,由新科状元率众进士前往外城的文曲星君庙,点香登名,行‘释褐’仪式。

朝廷发给进士们蓝罗袍与双翅官帽。

蓝罗袍带着青罗缘边。

而官帽左右展脚,垂有飘带,帽顶上还有一对艳丽大红簪花。

配上进士们喜庆的脸庞,当真是春风得意,锦上添花。

周自言展平双袖,握好手中一排香,恭敬地为烟雾缭绕中的文曲星君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