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和‘独白’关系好的人,把书翻烂都没看到自己的名字,气得与家中夫人痛斥‘独白’一个时辰,“夫人,你说说,我与他关系不好吗?他写了这么多人,怎的不把我也写上去?!要不然为夫现在也能在京城热闹一把!”

夫人:“……”

心思多一点的,晚上翻开《科举考纲重点》,陷入自己的想法中无法自拔,“……陛下为何允许这书上市?莫不是想提拔书里的几位大人?不对劲不对劲,拿来我再研究研究。”

也有那干了一辈子活,却捞不到一次主考科举机会的官员,只能望月兴叹,“唉!本官没机会做科举主考官也就算了,现在连这等写科举的书都不算本官的名字,真是……真是……唉!”

世人种种喜怒哀乐,不一而语。

不过听说第二天的上朝时间,敬宣帝撑着额头听了一个多时辰的‘臣反对此书上市!’‘臣对此,有些异议’‘陛下,科举之重,还请三思’。

反对的大臣们磨破了嘴皮子……

至于敬宣帝听没听,从这本书后面仍然摆在各大书坊里来看,应该是没听的。

腊月第一天,国子监祭酒从小道收到消息,不出三日,陛下就要带几位群臣来庆学查看教学情况。

国子监祭酒立刻吩咐四厅所有人,要求国子监众人,这段时间不管有什么恩怨,都不可私自行事,万事当以国子监为重。

辜鸿文和姜南杏弯腰作揖,“是。”

低下头的时候,他们互相对视,都在对方眼中看出了相同的意思。

——现在既没有什么大节,也不到例行检查的时候,陛下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在周自言入学这个世间来,明摆着是冲着人来的啊。

——到底还是游弟,果然和陛下关系匪浅。

当周自言知道这个消息时,心里落了落。

但他已经做好准备。

毕竟已经返京,要想处理以前的旧事,早晚都要见到以前的旧人。

虽然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见面的好时机,但若是有了机会,那还是可以见一下的。

周自言是对敬宣帝有怨言,但那好歹也是自己跟了好几年的顶头上司,也是这大庆的天。

他走时,敬宣帝的身体就已经不太好,他现在更想看看敬宣帝是否还康健,是否还像记忆中那样,将大庆和子民看作时比自己身体更重要的存在。

果然,三日后就有几位老者穿着轻便的常服,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跟着国子监祭酒进入国子监。

他们先是去了庆学,站在堂外看了好一会屋内的上课情况。

又去找庆学的夫子博士们了解了一下各位皇族子弟的学习情况。

大致有个了解后,几人又迈着步子,往官学这边来。

此时周自言正在外面扫地,而顾司文和文昭一边互骂一边擦地板。

在清扫国子监这件事上,六堂再没有任何等级划分,直接轮班制!

于是今儿凑巧,周自言在国子监认识的这几个人,都凑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