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满身酒气是去不掉了,宋父只能换了一身衣服,赶紧出去接人。

钟知县和主簿一同进门。

周自言晚他们一步,跟在后面。

宋父一片惶恐,等钟知县开口才知道,原来衙门是需要他们上河村的松油!

只是不知道要这松油做什么啊?

钟知县摆摆手,“莫问,莫问。”

事情还没成,不宜大声宣扬,免得引来是非。

但是衙门给的价格非常公道,还是长期工,宋父没有理由不同意。

当天便记下衙门说的各项事情,又跑了一趟上河村。

老村长一听,衙门竟然要与村子合作,共同采摘后山的松油?!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吧!

反正每年都要往外卖,还卖不了几个钱,衙门给的银子可比往外卖划算多了!

几方一合计,没用两天便达成合作。

由上河村定期供应松油给衙门,至于衙门要做什么,暂时还不能说。

有了这么一个长期进项,上河村各家各户的腰包总算鼓了那么一点。

周自言回去后当着学生们的面,又重新做了一遍。

务必要让他们全都记住。

这样以后就可以自己制墨,不用因为墨贵就抠着用,也不用因为普通训练还要再去外面买那些上好的墨。

这样也算减轻一点负担。

几位学生得知这个方法后,每天除了上课便是搅弄烟灰。

周自言家小院中短短几天,便摆了一堆墨。

家里没有正规的模具,所以孩子们随意发挥,做出来一堆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奇形怪状的墨石。

几个小孩天天查看自己的墨石,简直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

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亲手制作自己使用的东西呢!

宋卫风被周自言的考题折腾的不轻,每天都灰头土脸,深度怀疑自己以前上课是否走了神,不然怎么一道题都回答不出来。

但他在做题之余,忍不住把周自言出过的所有考题全都整理下来,每每夜深,都要拿出来再品一品。

自己的记完了,就把宋豆丁的折本拿过来一起记上。

再后面,便是王小妞,二棍,蒋庆庆……

不到半月时间,宋卫风的记录就已经变成厚厚一沓,叹为观止。

“……我以前,有写过这么多东西么……”

课间休息的时候,宋卫风看着手上的成果,不免回忆起自己以前读书的模样,那时候,好像重在背诵理解,并没有这么厉害地下笔作答。

宋豆丁趴在旁边,一页一页翻看宋卫风的记录,“哇哇哇,我居然已经写出来这么多文章了……诶,还有小妞他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