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好像再多说两句,就在亵渎什么一样。

算了算了,还是离远点……

老宋家祭祖之后,他们还不能离开,因为村子还有一件大事。

合并小李村。

小李村其实早就并过来了,位置就在下河村东南方,虽然合并,但两个村还是各过各的,只不过在朝廷登记时,记作一个村子。

现在朝廷已经做了记录,以后就是一个村子了,荣辱与共,得好好过日子才是!

他们两个村子,决定自己选一个好日子,庆贺一下。

老村长忙碌的时候,没忘记宋父和他说过的事情,派家里儿子大年去找周自言,说要带周自言去后山看周自言需要的松树。

两个人约好一个日子。

当天,大年趁着清晨,清露刚结,便来敲周自言的门,“周秀才,周秀才醒了吗?”

“哎,来了。”周自言已经穿戴整齐,悄悄关上门,“孩子们还在睡,咱们这就走吧。”

“行,后山不远,咱们现在走,用不了多久就能到。”大年背着背篓,手里还拿着一把砍刀。

周自言也换成了好行动的衣衫,跟在大年身后。

大年看着年纪和宋卫风一般大,深谙山中行路的事情,带着周自言弯弯绕绕,一边用砍刀开路,一边摘取山中能用的东西。

寻到了,就扔到背篓里。

大年一边走一边说闲话,“周秀才,读书好玩吗?”

“怎么,你没读过吗?”周自言迈过一块石头,“读书没什么好玩的,苦读苦读,一个苦字,足以形容。”

大年捡到一株能吃的蘑菇,擦干净扔到背篓里,“我以前读过几年,但是没学成,夫子也说我笨,我就不读了,回来帮爹干活,平时就管管各家各户的事情。”

“那你将来想做什么呢?”周自言站住歇歇脚。

大年也停下步伐,擦掉额头的汗,面色纠结,“我也不知道,周秀才,你读书多,你说我将来能干啥呢?”

“你能干的多了去了了。”周自言笑道,“你可以像老村长一样,也去做个村长,我相信你肯定能行。或者,就在村子里种种田,好好研究一下收成。”

“不过,既然老村长家有条件送你去读书,我还是希望你能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