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糖葫芦味道酸涩,这位本地岳南知府并未吃出什么特别,但他还是笑着说:“不错,这是哪家的糖葫芦?”

“回大人,就是客栈楼下的,一个老婆婆在卖。”宋豆丁笑呵呵回答,“老婆婆的糖葫芦,和学生家乡的糖葫芦味道甚是相似,所以是学生心中最好吃的糖葫芦。”

“外面的东西再好,也好不过记忆里的味道。”岳南知府对宋豆丁的回答十分满意,转而询问周自言,“周夫子,听说你是县试的案首?”

周自言落落大方的回答道:“回大人,学生读书十余年,终是不负所托。”

“不错……”知府大人在面对周自言的时候,谨慎了许多,他捋着胡须问道,“周夫子,师从何处?”

“回大人,学生一直是自学。”周自言早就想好了说辞,“早些年学生曾出去游学,跟着各地的夫子都学过一些学问。”

“噢?那应该算集百家之长了。”岳南知府说着,从座位上走下来,随意扫了一眼他们带来的东西。

“怎的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岳南知府看了一会,就把手里的玉石摆件都放下,看起来没有一点兴趣。

他把每幅字画都展开一看,最后拿着一幅仙人问路的字画爱不释手,“不错……不错,形神具备。”

周自言本以为这位岳南知府会留下这幅画,没想到他看了一会,还是摇着头放下。

然后踱步到桌案身后,好像展开了另一幅画,仔细端详片刻,还是摇头道:“形似,神不似……”

岳南知府重新坐下,又问宋豆丁,“小宋学子,本大人之前听说你曾经为了你的小朋友,闹上公堂,可有此事?”

“回大人,有的。”提起这件事,宋豆丁有些害羞。

他现在知道自己当时有多鲁莽了,没想到知府大人也知道。

岳南知府看了一眼周自言,继续问送宋豆丁,“你为何有那样的勇气去做呢?要知道,你当时可才七岁啊。”

“回大人,夫子曾教学生,读书人,当有所为。当时学生读了几本书,在看到友人受委屈的时候,便有些冲动了。”宋豆丁实话实说,“若是现在再发生那样的事情,学生一定谨言慎行,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

“周学子,可是你把小宋学子引到读书一途上的?”岳南知府深知,宋豆丁这个年纪,若是无人引导,自己是不可能想到去参加童试的。

周自言拱手,“回大人,是小宋学子自己潜心治学,学生见状,便提了两句。”

宋豆丁又开始‘嘿嘿’笑,“大人,学生心中一直有一位想要成为的人,这个人一直激励着学生努力进学嘞。”

“小小年纪,便已经有崇敬之人了?”岳南知府忍俊不禁,“不错,心中有目标,总比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强。这个年纪能明白这个道理,小宋学子,果然聪明。”

受到知府大人夸赞,宋豆丁又偷偷‘嘿嘿’笑。

“周学子,你又是为何去读书的?”岳南知府又把这个问题抛给周自言。

周自言微微弯身,“回大人,读书开智明理。学生想从书中探寻真理,也想用书中知识,让自己吃饱饭,为本朝子民做出一份功绩。”

岳南知府点了点头,“让自己吃饱饭……你这个想法,倒与当朝一位大人一样……不错,周学子,既然心有目标,便要更加勤勉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