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庞大娘离开,周自言才掀开红布查看。

最上层是鸡蛋,下面还有米面,而且全都是精细的米面。

这一看,便是用心了的。

可他哪能要庞大娘的东西。

提着篮子找到庞大山,周自言让他拿回去,“大山,把篮子拿回去,别让家里破费。”

“夫子,你就拿着吧,”庞大山摸摸后脑勺,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周自言。

周自言:“……”

他不过是讲了两句,庞大山竟然情到心头,忍不住给自己娘跪下?

“夫子,要不是你,我也不会意识到,我以前竟然是那般态度。”庞大山认认真真作揖行礼,“多谢夫子教诲,才让大山没有越错越深。”

“你能悟到,是你自己聪慧。”周自言戳了戳庞大山的额头,不再说把篮子还回去的事情。

就和之前收到的篮子放到一起吧,时常在上学时加个餐。

庞大山捂着额头,憨厚一笑。

周自言本以为这件事就是个插曲,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谁知道当时在场的街坊邻居们,回家又嚼了嚼这件事,觉得很有意思。

于是和家里人说。

家里人第二天做工时又与兄弟姐妹说。

不出半日,春六巷‘庞家子下跪感母恩’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成了一段佳话!

做儿子的,给娘下跪,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庞大山这一跪,是因为他听了自己的课,才意识到平时的问题。

弄得他又因为自己的学生,出了一次名。

知县看着主簿呈上来的东西,摸摸自己脑袋瓜,“怎么又是这春六巷,怎么又是这周夫子,怎么又是他们!”

一连三问,问他自己,也问身旁的县丞和主簿。

县丞拱手道:“大人,这庞家子也是周夫子的学生,由此看来,这周夫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主簿摸了摸胡子,“一个宋家子公堂背律文,一个王家女为姐上公堂,现在又来了一个庞家子下跪感母恩,大人,您明年升迁有望了!”

“这倒是,白送的政绩啊!”

知县听了主簿的话,心下愉快。

开春童试一过,这巡检的官员就要从庆京省过来了。

此时多一份功绩就能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