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2935 字 4个月前

常总管上前一步,似是想要劝慰,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陛下……”

天统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抹了把眼角,笑着道:“去年镇远将军夫妇闹和离,两人从镇远将军府一路打到了街上,镇远将军的修为差他夫人些许,众目睽睽之下被他夫人扇了好几个巴掌。那时候朕还笑话镇远将军,说他连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住,借机夺了他的兵权。没想到今日竟也轮到朕了!玄天帝国的皇帝和皇后反目成仇,皇后毒杀皇帝,这要是传出去,整个帝国的脸面都要丢个干净。”

“陛下……”

“你说皇后为何要背叛朕?朕对她还不够好吗?先皇后在时,她身为贵妃,吃穿用度不知比皇后好了多少,朕为了她一度冷落皇后,最后皇后甚至形同虚设。这么多年朕也独宠她一人,对宣承也疼爱有加,反而是他们母子不争气,一再的忤逆朕,令朕为难。陈家糟了教训,朕都没有动她一根头发,也没有因为陈家的事情过多迁怒,冷她一阵子也是不想那些大臣总因为这件事说朕偏私。她却一点都不理解朕的难处!就因为朕新封了一个的妃子,就因为朕有意立宣景为太子,朕旨意都还没下,她竟然就迫不及待要给朕下毒!”

常总管没有回答,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其实陛下心里也明白,他会问出来这些话不过是因为难以接受自己这么些年都宠错了人。

天统帝让常总管退下,自己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寝殿,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从中午坐到晚上,又一整晚都没有合眼。

或许他在回忆自己从前和陈皇后、宣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或许在反思他们因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或许……什么也没想,只是让自己的思绪最后放空一个晚上。

第二天上朝开始,天统帝雷厉风行下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以中秋宫宴准备不当为由,革职礼部尚书陈清辉,由现任礼部侍郎继任尚书之位。

中秋宫宴都过去多少天了,真要有什么不当之处陛早该在当时就讲出来,找这么个理由实在非常敷衍,任谁都看得出来陛下就是纯粹地想要撸掉陈清辉的官职,也不知道到底是陈清辉做了什么事儿惹怒了陛下还是陈家又做错了什么事,明明前段时间陛下都已经放过了陈家。

第二道旨意,皇后无德,斥降为贵人,打入冷宫。

若是第一道旨意只是让满朝文武小声讨论,那第二道旨意就是引起一片哗然!

皇后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被贬降为贵人了?还被打入冷宫!说皇后无德,那到底是什么事儿体现了“皇后无德”?从一国之母被贬为一个小小贵人还被关进冷宫,这是犯了多大的过错?怎么后宫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天统帝知道朝臣们会议论,但他却并不打算说出陈皇后下毒谋害之事。

一来被自己的枕边人算计还毫无所觉,让天统帝觉得自己过于失败,传出去就跟笑话一样,有损他的英名。二来他到底还对宣承有几分挂念,若是定了陈皇后毒害皇帝的罪名,宣承也难逃一死。

怎么说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疼爱了多年的儿子,即使这个儿子如今让他失望透顶,天统帝也没想要他的命。

第三道旨意,将宫城十万禁军交给昭明王统领。

满堂的议论在这第三道旨意颁下来后戛然而止!

将十万禁军交给昭明王统领,这跟封昭明王为太子还有什么区别?

第八百三十二章 驾崩

最后一道旨意基本上就是一道加封太子的诏书,不,甚至比加封太子的诏书更有分量。

毕竟就算成了太子,但如果有让天统帝烦心之处,那说换也能换了。可若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太子,那就不是能轻易动得了的了。

无怪满朝文武震惊,从景王被封昭明亲王后,他们就想着昭明亲王被封太子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将整个京城最大的兵权十万禁军,交给昭明亲王!

陛下不是一向最忌讳手下人擅权,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子,都不能越过他去,所以天统帝一直选择自己把持着京城最强的兵力。

可是现在,陛下竟然将兵权转给了宣景!这比直接加分昭明亲王为太子更让他们觉得震撼。

没有人能看出来天统帝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三道旨意一道接一道地下来,把所有人都给砸懵了。

宣承脸色苍白地看着高台上他最敬仰的父皇。

从前他曾经坚定地以为自己一定会是太子,是唯一会接替皇位的人,可今天,在这三道旨意之后,他彻底与皇位无缘,就算是造反都不可能。

宣景手中有十万禁军,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能乖乖接受这个结果。

消息传到语山居,谢恒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敲击着桌面,似乎叹非叹了一声:“天统帝对宣承还真是父爱无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