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2993 字 4个月前

谢恒摸摸石竹的脑袋:“我有我要做的事,现在我不回来了么!”

石竹抹了把眼泪,激动的心情一时还是难以平复。

谢斌拍了拍谢恒,“走,进去。”

当年谢恒已经在外面置办了宅院,后面就很少回来谢府这边,主要是懒得瞧见谢长青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脸,若不是因为谢斌,他肯定都不会再有踏进谢家大门。

这处谢恒曾经住过一段时间的小院干净整洁,看得出有人常常打理。

按理说触景生情,但谢恒想到的却不是跟谢家的瓜葛,而是从前住在这里时每每宣景过来找他都要翻墙。墙头那一块都被擦得干净了不少。那时候谢恒出于谨慎还总要往墙头上抹点土,以至于宣景衣摆上的灰尘基本上都是他贡献的。

谢恒跟谢斌在小院里喝茶聊天,谢斌给谢恒讲了很多这三年京中发生得大事小情。

谢恒一直没有提及自己当初为何失踪,失踪这三年又在什么地方。他不提,谢斌就没有主动问。谢斌知道谢恒不想说,那就不说,反正人回来了就比什么都重要。

两人没聊多久,圣旨就到了。

内容言简意赅,说谢恒三年来代陛下暗访境外九州,劳苦功高,特封为定国公。

旨意一出,不出一个时辰,整个京城就都知道了。

难怪谢恒三年没有消息,原来是去境外暗访了。

自当年拿下大夏和蛮国之后,大瑾国土实现空前扩张,境外周边的一些从前与大瑾没有任何来往也不曾接触大夏和蛮国的部落族群也都对大瑾恭敬有加,岁岁上贡。如今大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是在实现了扩张的大瑾国土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九州世界,其中还有海外国度。一些距离大瑾较近的如琉球国、鲜卑国,与大瑾子民有着相似的长相,曾有大瑾国的商队远洋前往,但最终因为语言不通而没能做成什么生意。

大瑾国国力不弱,陛下会对境外九州有心思也实属正常。

哪一任帝王不想建功立业、流芳千古?帝王的功业是什么?除了定国安邦使得百姓富足、国力强盛之外,自然就是开疆辟土!

陛下谨慎,能想到提前派人去境外九州了解情况,也难怪谢恒三年没有音信。

只是众人还不是太明白陛下为何要将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谢恒,但细想想,谢恒虽是佞臣,但本事实力也是摆在那的,暗访九州事关重大,谢恒智计过人,又颇有手段,胆大心细,经过北境剿匪一事也能看出他功夫不弱,这差事确实没有人比谢恒更合适,想来陛下也是没有想到比谢恒更合适的人选,才会这番安排。

暗访暗访,那就是不能让人知道,如今大瑾的强大已经足够引起忌惮。所以陛下才对“好好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表现得那样淡定,

想来谢恒是带来了足够令陛下动容的消息,陛下才会加封谢恒定国公。

这下谢恒不仅是大瑾有史以来晋升最快的,还是最年轻的国公爷!

晚上谢恒去了阮府。

阮同甫看到谢恒后什么都没说,只红着眼睛拿着戒尺打了谢恒手背三下,却也不重。

谢恒看着明显苍老许多的阮同甫,心中颇不是滋味。

“外祖父,是孙儿不孝!”

谢恒跪在阮同甫面前,也微微红了眼眶。

虽然阮同甫不是他真正的外公,却和谢斌一样给了他亲情关爱,在谢恒心中,他就把阮同甫当成了亲外公!

阮同甫嘴唇颤抖,苍老的双手扶住谢恒的手,却还是一言未发。

明明有许多话要说,可等真见到了人,阮同甫就只想拉着谢恒的手确认谢恒安好,其他就都不重要了。

阮展鸿和阮时衡坐在一旁,看着谢恒也眼眶湿润。

三人也跟谢斌一样,没有多问,只是脑补这三年谢恒在境外九州暗访,定是受了苦的,听闻那琉球国吃鱼都是吃生的,这如何下得去口?也还不知道其他国家还有怎样古怪的习惯。三人只想着将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给谢恒备上,好好弥补这三年谢恒受的罪。

晚上谢恒就直接在阮府住下。

入睡前阮时衡还拉着谢恒切磋了好一会,主要是听说谢恒在北境定杀了马贼,着实露了一手,就想比划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