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3434 字 4个月前

司徒寒拔出腰间长刀,如今在这场战斗中他唯一能控制的,只剩下率先进攻这一点!

“杀!”

一声用尽了全部力气的嘶吼,司徒寒驱动胯下战马,带领着身后将士攻向敌方!

宣景一言未发,抬起手臂,剑指敌军,身后的千军万马便在同一时间厮杀而出!

马蹄纷乱,尘土飞扬,刀光剑影,血染黄沙!

而在两军交战之际,陆潇让人将那“分包子”的言论宣扬出去。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从平陵关一路传回帝都,就连两地之间的其他城池也都听说了。

就在宣景攻破平陵关之时,整个大夏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因为如今坐在皇位上的还是夏帝,外头百姓不知道真正的当权者已经换了人,都道那“分包子”的言论是出自夏帝之口!

虎毒不食子啊!他们陛下不但不救自己的儿子,还要让人家把用他儿子的肉做的包子分几个回来!这还是人吗?这是畜生不如!

普通的老百姓思维高度有限,他们总是习惯用最简单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去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就好像当初昭武将军虽然战功赫赫,但就因为他杀了太多俘虏,便让天下人误会,以为他性格残暴嗜杀成性。

而如今也是一样,不管大夏朝廷是出于何种原因才没有选择救下大皇子和那些使臣,但竟然说出那种话来,便让大夏百姓都觉得他们的君主是个凶残无道的暴君!谁愿意真心侍奉这样一个君主?他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这样对待,能指望他会真心爱民如子吗?不不不,您千万别爱民如子,毕竟做您的“子”下场不要太惨!

皇帝的一言一行很多时候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朝廷。皇帝让人失望,朝廷便让人失望。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彻底失去了民心,那距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

如同谢恒和宣景所料那般,这件事的恶劣影响甚广,已经超出了拓跋风雪最一开始的预计。

后面宣景带兵继续攻城,那些守城士兵的抵抗都越来越敷衍,敷衍到胡靖都不好意思下手了。更有地方的百姓主动拿下了守城的官员,直接打开城门迎接大瑾军队。

这也是大瑾军队严谨的治军所致,他们即便攻下城池,也绝对不会去骚扰城中百姓,还会在战后尽全力去安抚那些因为战事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在大夏百姓心中,大瑾军的义举又跟他们那畜生不如的皇帝形成鲜明对比,让更多的大夏百姓觉得或许日后归顺大瑾也不错。

老百姓们往往最是不关心国君是否换了人,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有个安身之所,有安生日子过,那就够了。

渐渐的,又有一个传言在大夏坊间流传,说如今大瑾军队的领兵主将景亲王,就是未来的大瑾皇帝。景亲王的仁义他们都看到了,而且也听说了一些景亲王的事迹,知道大瑾百姓对其十分爱戴,有这样的君主不好吗?

一时间甚至连大夏王都的百姓都有些在盼着景亲王的军队能快些到来。

其实如果让百姓们知道真正下达指令的不是夏帝而是拓跋风雪,可能舆论还不至于糟糕到这种地步。

毕竟就算是普通百姓也知晓天家皇位竞争的激烈,皇室无手足,皇家的兄弟从来都是彼此最大的敌人,为了竞争帝位你死我活的还是什么新鲜事?所以即便知道是拓跋风雪不管自己的兄长,那百姓们也不会太过意外,而“分包子”的言论也就是会让百姓们对拓跋风雪畏惧,觉得他不是个好人,不至于上升到整个皇家甚至是整个朝廷。

可惜拓跋风雪只想着自己没有夺取皇位,觉得这样在天下人眼中他就算不得奸佞,让夏帝继续坐在龙椅上算是他给自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计划中未来他会在适当的时候让夏帝传位给自己。

而他只顾着未来自己登基名正言顺,结果却有了这么大一个疏漏,也是他从来不把拓跋云雷放在眼中的结果。

大夏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朝廷上的气氛也一天沉重过一天。

而在这时候,宣景又“好心”地将拓跋云雷等人都给放了回来。对外说是虽然大夏没有同意将人救回,但他们大瑾军从不滥杀无辜,两国交战归两国交战,使团是之前两国还未开战时候以友好的姿态过去的,他们不能滥杀无辜,所以还是决定将人放回来。

一时间大瑾军在大夏房坊间的呼声更高,特别是宣景,那简直就是神的化身,能力强大还心地善良,这样的君主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遇上就是运气!

这时候谢恒在早期借玉怀恩的手埋在大夏的一些人手就又起到作用了大夏坊间的一些茶楼酒馆里涌现出一批专门讲有关景王的英雄事迹的说书先生,讲的那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让更多的大夏百姓了解景王,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景王的人格魅力。每当讲完一个事迹之后,说书的还要对这件事中所反映出来的景王的各种优点做个总结,最后来一句“听懂掌声”!

第四百零七章 不属于这个时代

茶馆酒楼说书这种事,其实不难解决,只要朝廷和当地官府足够重视,白日里多多巡逻,加大双方惩处力度,总能在恶劣影响进一步扩大之前将事情解决。

但偏偏,因为宣景将拓跋云雷和一众使臣都放了回来,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的拓跋云雷能善罢甘休?特别是拓跋云雷知道他不仅被放弃,甚至在大瑾说要剁了他包包子之后,这边居然还说分几个,拓跋云雷简直愤怒又心寒到了极点,再加上这次他也知道了如今朝中真正形势,看到自己那连名字都快要记不得的病弱庶弟居然把持了朝政甚至架空了父皇,他如何能忍?

再怎么说他也是身份尊贵的嫡皇子,豁出一切跟拓跋风雪斗,就算斗不过,但多少还能给拓跋风雪造成些麻烦。朝廷上就这样乱做一团,没有及时且有效的指令应对,地方官府就更加懈怠,最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在文化渗透和强势武力的双重加持下,大夏的颓势已经完全显露出来。

大瑾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