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3254 字 4个月前

再者现在的韩钰还比较年轻,思想上远远不如后期的韩钰成熟。如果他再晚遇上韩钰几年,哪怕凭借他对历史上韩钰的主张有诸多了解,也未必能轻易入韩钰的眼。

相交于年少,总有些特别的好处。

韩钰有些赌气地说道:“你又如何知道大瑾一定会因为你被挟持而痛打昌河?说不定投鼠忌器,反而不敢轻易出兵。”

“因为一旦昌河跟大瑾开战,大瑾领兵的将领极有可能是冠军侯啊!”谢恒笑着对韩钰眨眨眼,“话说你就没了解过我跟冠军侯的爱恨情仇吗?那你这消息可太滞后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自我认知

韩钰的嘴角抽搐得厉害,“我是有所听闻谢兄与冠军侯不睦,在官场上是针锋相对的政敌,恨和仇可以理解,哪来的情和爱?”

谢恒撇嘴,“以后你就知道了。话说韩兄介不介意多跟我说说昌河朝堂的情况?”

韩钰十分无语地看着谢恒:“谢兄,我好歹是昌河人,哪怕我对如今的王室十分失望,你也不能指望我做你们大瑾的内应,不向朝廷泄露你的踪迹已经是我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谢恒耸肩:“我只是觉得未来大瑾终会将昌河收入囊中,而且反正韩兄你在昌河也是郁郁不得志,若是能提供给大瑾一些有效的帮助,未来说不定可以在大瑾施展你的才华。既是为天下计,也就不该拘泥于效忠的是哪个朝廷。”

韩钰不得不承认谢恒的口才确实很好,但他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即便我求一个天下大同,却也不能为此放弃底线。倘若有一日,昌河因王室衰败、朝代更迭的必然性而成为历史,那我会平静接受,但我不能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之一。”这也算是他对昌河的一点固执的坚持。

谢恒点头,作出几分惋惜的表情,“那想来你也不会放任我继续想办法打听昌河的情况吧?”

韩钰盯着谢恒,笑容里有几分歉意,却也有不容置疑的坚定,“若是我不知道也就罢了,但既然我遇上了你又得知了你的目的,自然是要加以阻止。所以很抱歉,你留在昌河一日我就要跟着你一日,直到你离开。”

谢恒状似无奈地一笑,“也罢,谁让我倒霉,刚来就碰上你了。看来这次昌河之行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韩钰笑而不语。

接下来几天,谢恒没有再去葛家村,但不论他去什么地方,总能跟韩钰“巧遇”。谢恒知道韩钰是在故意跟着他,打听到他在哪家客栈落榻后就让人盯着,只要他一出门,韩钰就会收到消息出来。

韩钰雇来监视谢恒的那些人武功都跟宁六比不了,人一来宁六就知道了,也第一时间告诉谢恒。

每次“巧遇”,谢恒都是一副无奈的模样,但最后还是会跟韩钰相谈甚欢。

宁六对谢恒的敬佩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

明明公子的目的就是韩钰,但现在却能让韩钰主动过来找公子,还更加不被怀疑。

尽管现在两人立场对立,但韩钰仍然在与谢恒的一次次接触、一日日相处之中生出一种知音难觅之感。

谢恒理解他的理想抱负,有许多政治上的见解与他出奇一致,甚至是一些他脑海中才产生不久的模模糊糊的思想意识,谢恒都能将其完善。偏偏谢恒还与自己年岁相当,也没比自己多吃几年的米,怎么就能这样通透又这样见识深远?

韩钰与谢恒越聊越投机,几天下来,韩钰便觉得谢恒当是这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是最能明白他心中抱负之人。

如果谢恒是昌河人该多好韩钰心中无数次生出这样的感慨。

在昌河待得够久了,谢恒准备明日就离开,他此来目的已经达到,铺垫也都铺垫得差不多,只等日后将军率领军队在昌河长驱直入,在因着自己与韩钰的交情“放其一条生路”。

当晚,谢恒没让客栈准备晚膳,而是在外头买了许多昌河的特色小吃回来,准备就当做晚饭了。

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再吃到这里的美食,相比起来客栈的那些饭菜大瑾的厨子也能做,再好吃也没什么新鲜感。

谢恒招呼宁六一起吃东西,“买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吃不完,你坐下来跟我一起吃。”

宁六听话地坐到谢恒对面。公子身边的位置是将军的,就算空着旁人也不能坐。

谢恒看宁六垂眸安安静静地吃着,偶尔会看自己一眼,他放下手中的鱿鱼烤串,拿过一旁的帕子擦了擦手和嘴,“有什么问题就问,不用憋着。”

宁六没想到谢恒会主动这么说,犹豫了一番还是开了口。

“公子心中可会难过?”

谢恒:“你指什么?”

“属下看得出这些时日公子与韩钰相交愉快,公子所言韩钰都能理解并赞赏,韩钰所想公子也十分清楚并认同,知己大概便是如此。只是公子因为大计而不能与韩钰坦诚相待,想必心中多有歉疚,也有几分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