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3243 字 4个月前

荣启:……

宣景看向谢恒:“你喜欢何种类型的花草?”

谢恒想了想说:“我这人比较实在,好不好看先放一边,最好是还能有些用途的,比如可以入药啊,或者是能做成食物的,这些我大都比较喜欢。”

荣启呵呵两声十分无语,宣景也没再说话。

而当天晚上,谢恒刚刚用过晚膳之后,就瞧见胡靖翻墙进来。

宁六还很“热情”地招待了胡靖,两人过了十好几招。

胡靖占了下风,因为他另外一只手上还护着东西,最后输给宁六时还说宁六这是胜之不武。宁六淡定地表示不服下次来战。

谢恒从胡靖手上接过向日葵还是懵懵的,怎么白日里跟将军讨论了一下花草寓意,晚上将军就让胡靖送来了一盆向日葵?所以那时候将军问他喜欢什么花草就是已经在想着要“回礼”了?

是因为他说喜欢比较实际的,最好是能吃的,所以将军才送来了向日葵吧!毕竟葵花籽能吃。只是这么一个小盆栽的向日葵,结出来子也不会有多少!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将军的心意不是?谢恒还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向日葵,并且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又要保证每天充足的日晒,还让胡靖回去之后一定要代自己好好表达一番谢意,他就等下次再去将军府蹭饭时再亲自表达。

胡靖麻溜回去复命,告诉宣景说谢公子很高兴地收下了盆栽。

宣景挑眉:“他真的收下了?”

胡靖点头:“是啊,谢公子还说让我代为向将军表达谢意,说下次再亲自登门感谢。”

胡靖有点不明白,看将军这表情好像谢公子会这样痛快地收下有什么不对劲儿似的,那不就是一盆向日葵吗?

宣景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思索什么。胡靖想要再问,宣景却摆摆手让胡靖下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迁怒

到五月中,陆潇那边终于传来消息,确实发现了蝗虫踪迹,由蕲州和晋州飞往淮都方向,但数量不多,零零散散的,根本没有引起注意,要不是陆潇刻意调查都没有发现。

宣景和荣启他么几乎是放下了手头其他所有的事情,专门想办法对抗这已经有极大可能会发生的蝗灾

两日后,谢恒便向宣景举荐了新婚不久的韩峦。

“我之前听韩峦说过,他老家就是上一次发生蝗灾的宜城,那场蝗灾就发生在他小时候,当时的情景他还记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赶巧他父亲金榜题名在京城做了官,及时将他和母亲给接了过去,他和母亲也就有可能像很多邻居那样饿死病死在那场蝗灾中,故而他花费多年时间来研究应对蝗灾的方法。只是后来因为没有再发生,那些方法无用武之处,便一直没有拿出来,我看这一次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宣景一听,立即叫胡靖趁着今日沐休将韩峦请来将军府。

韩峦一听淮都的情况,眉心恨不得打成死结:“没错,当年宜城也是这样。有人发现了一些蝗虫但是没当回事,哪知后来这些蝗虫就铺天盖地地出现了!所到之处庄稼全部被毁!朝廷一条又一条的治灾政策根本就不起作用。在赈灾银两拨放下来之前,百姓们已经开始啃草根煮树皮,就是后来官府开仓放粮也是杯水车薪。”当时家乡的惨状到如今韩峦还历历在目。

谢恒:“你后来整理的那些治理蝗灾以及灾后建设的资料呢?”

韩峦一愣:“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些资料?”

谢恒面不改色地撒谎:“你喝醉酒后跟我说过。”

“是吗?”韩峦疑惑。

谢恒肯定点头:“是,你还说虽然这些资料花费了你数年心血,但你宁愿永远都用不上。”

韩峦抿唇:“资料都还在,我还留着。”

荣启:“我们这边传信就耽搁了不少时间,现在三皇子也快到淮都了,按照时间推算,可能他前脚到淮都,用不了几日蝗灾就会全面爆发,到时候你的这些资料就能派上最大用场。晋州、蕲州和淮都那边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是按照之前朝廷治理蝗灾时采用的一些有效手段来进行布置,等蝗灾的消息传入京中,再以你的资料配合朝廷那边的执行力全面推广,加上我们的提前安排,应当能将蝗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韩峦:“我的资料还需要再修改一下。当初我是针对宜城的情况整理的资料,但淮都和蕲州、晋州的情况跟宜城不一样,不论是气候还是行政规模都有很大差别,适合宜城的办法不一定适合淮都那边,不过我可以在原来的方法上进行调整和改良,但需要时间。”

宣景皱眉:“要多久?”

韩峦:“我尽快。”

谢恒:“我帮你吧,两个人一起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