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一就是卖外宫门票,外头的求学者可以以低价购买门票,为期一个月。但是学宫不保证一个月里会开几次公开课,毕竟这都得凭讲师自己的心情来。

没有公开课时,也可以拿着门票随意进出外宫。虽然没课可听,但能偶遇许多在外宫处讨论课业的学子,或许能混入其中一起做学问。

第二就是收书籍的借阅费,价格很低廉,但架不住量大。借的人多了,进项自然会十分可观。

关键在于想要进来借阅书籍,得先买门票入场。否则直接被关在外头,根本进不了藏书处。

第三就是售卖平价的笔墨纸砚,仗着大家都是自己人,程祭酒直接联络了工坊那边,以稍高于成本价一点的价格拿货。然后再提价一点点,卖给求学者,保证比外头零售价划算。

借阅书籍的人有些喜欢就近找个空的学殿抄录,学宫里的学子也需要额外购买这些东西。与其让他们出去买高价的,程祭酒觉得他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个生意。

程祭酒洋洋洒洒把这些计划写进奏折里呈给了秦王,希望得到王上的批准。

看了满眼生意经的秦王政:……

秦王政陷入沉思:

“莫非寡人批给学宫的资金少到难以维持学宫运转了?”

否则学宫祭酒怎么整天想着赚钱?他大秦没有那么穷吧?

扶苏忍着笑说:

“祭酒或许是担心学宫长久靠国库出钱会消耗甚大,这才积极为父亲分忧。”

其实他觉得学宫弄点进项也挺好的,万一日后国库真的拿不出钱了,也不至于耽误人才的培养。

秦王政想了想,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靠人不如靠己,学宫祭酒愿意想办法赚钱补贴学宫的开支,是件好事。

不过这里头有些细节还要调整一下,不能完全随着程祭酒的想法来。

譬如外宫藏书殿中放置的书籍,就有讲究。不能什么都往里头放,得是对大秦有利的书才行。

好在之前儿女们给官学编纂了不少教材,那些教材肯定都是没问题的,可以放进去。另外可以多放一些技术科普类的从书,这些书册不存在政治偏向。

如今庶民识字率不高,但官学已经开始从庶民中挑选学生了。以后各地乡中自然都会有几个识字者,可以派代表来藏书殿学习农耕、医药等内容。

秦王政招来众臣商讨。

李斯提醒道:

“学宫借阅书籍须得先买入场门票,庶民恐怕舍不得这笔钱。”

说是一个月内有效,但庶民一个月也不见得进去一次。这种技术类的书籍,倒不如在学宫之外额外增设一个借书处。

况且,只有长安有藏书处,那能有几个农人看得到。还不如把有用的技术汇总成几册大量印刷,分发到各乡县中呢。

秦王政颔首:

“此事不急,还是学宫藏书需要慎重考虑。”

官学教材就那么几本,远不够支撑一个藏书殿的规模。但别的书籍不能随便放进去,秦王这才想弄点技术类的进去凑数。

不过仔细一想,学子只怕没兴趣看这些技术类书籍。倘若藏书种类单一,藏书殿就吸引不到学子进入了。

扶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内宫藏书殿似乎没什么书籍限制,外宫藏书其实不必太过苛刻。只需剔除六国史书相关的内容,其他的随他们看便是。”

对于统一思想这件事,扶苏的意见一向是堵不如疏。

把百家全打压了就剩个法家,大可不必。压得狠了反而容易反弹,只在长安开个口子就能把人都吸引到长安来,更利于管理和约束。

六国史书删减版骗不了那些求学者,所以仅供官学使用即可。藏书殿干脆不放任何一本改版的史书,也免得落人口舌。

扶苏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