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刘据一边夸他舅最好, 一边想着怎么把他舅劝回去。

看到卫青的那一刻,刘据想到太医给太后诊脉时说过的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那天正好赶上卫子夫带着儿女给太后请安。太后叫太医给卫子夫看看, 隐晦地问她是不是生刘据的时候伤了身体, 不然怎么一直没动静。卫子夫看起来身体好也不老啊。

卫子夫怀疑太后嫌皇家子嗣单薄, 隐晦地表示她没拦着陛下纳新人。

王太后是觉着多子多福。但不会横加干涉。先帝那一代兄弟姊妹不少, 可顺顺利利长大只有姊弟四人, 跟刘彻现在的儿女一样多。不过先皇景帝还有一弟。不像刘据只有三姊。这一弟很得太皇太后宠爱, 太皇太后不止一次希望兄死弟及。景帝态度强硬,立刘彻为太子。太皇太后不甘心孙子抢了心肝小儿的皇位, 没少给刘彻添堵。

王太后身为亲历者,可不想给大孙子添堵, 让自己变成窦太皇太后。当日王太后一听皇后误会了, 就解释她更希望顺其自然。也怕皇后真有隐疾,毕竟太子才五岁, 需要母亲看顾。

前世刘据在人世间听说“赛猴脑”的时候, 掌柜的夸得天花乱坠, 清热润燥, 什么治口臭、口渴等等。当日有人提出买一粒丹药什么都解决了。丹药需要灵石, 凡人很少有机会得到灵石。再说了, 这些小症状也用不着丹药。

卫青短短几个月瘦了两圈,不是一粒强身健体丹就能补回来的。是以刘据又想到“赛猴脑”。

“舅舅不忙, 我问过坏姨丈。”小孩一脸委屈,“舅舅不喜欢我吗?”

卫青下意识澄清:“没有!”

小孩双眼亮亮的看着他,请证明给我看吧。

卫青没办法,只能抱着他去伙房。

刘据庖厨有豆浆,帝后以及太后膳房自然也有,因为太子是个孝顺孩子。

宫中人多嘴杂,豆浆出现不足一个月就传到民间。火头军中有人会做豆浆,可军中没有磨盘。何况豆子磨成浆之前得泡一夜,今日也做不了。

卫青解释给小外甥听。小孩委屈巴巴地说:“敬声还说太子最好,想吃什么吃什么。”

这话说得好可怜。

火头军最先受不了,要去附近村里借个小磨盘。

卫青拦住:“他下午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