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诸侯入京

耿况回到馆舍,他的两个儿子耿弇和耿国已等侯多时了。

父子三人见面,耿弇立即问道:“父亲因何来此?”

当年他年轻气盛,一门心思要将家底全都砸到刘秀身上,耿况一直在中间拦着,不肯将身家全部押上,可是现在父亲竟然亲自来到长安。耿弇心中疑惑,为什么在刘秀麾下几年,父亲都没有这个决心,投了刘钰不过大半年,竟然如此决绝。

耿况叹道:“再不来就有些不知进退不识相了,以为父看来,那边早晚是不成的了。”

耿国有点不服气,他在洛阳被俘,是由于武器装备上的代差所致,一直心中不服。听了父亲的话,他立即说道:“那可不一定!洛阳之战是他们占了便宜,等到幽州突骑全部装上马镫和高鞍,咱们沙场再见,还不一定谁能赢呢!”

他在邯郸原本是幽州突骑的将领,在长安却是个闲人,所以他的屁股还坐在那一边,到了现在这个立场还没有转变过来。

耿弇道:“陛下当年在昆阳,以一万破四十万,何等英雄!如今虽然暂时处于下风,以他的天纵之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翻转过来。父亲如何断定长安必胜?”

耿弇对于刘秀一向信心十足,因为刘秀是他少年时的偶像,虽然他被困太原之时,刘秀的行为伤了他的心。但是耿弇还是不能直呼其名,对故主的能力依旧有些迷信。

“你们懂什么?”耿况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当年刘秀一战定昆阳,是因为王莽的江山已千疮百孔,只等有人发起最后一击,纵使当时刘秀败了,早晚也会有别的英雄来终结新室。可刘钰如今已占据天下之半,仓禀丰实,百姓拥戴,国势蒸蒸日上,即便刘秀能在某一场战争中获胜,也改变不了败亡的大局。”

“父亲!”耿国叫道:“您说建世皇帝只占天下一半,那另一半可在陛下手中,为何这一半就一定会胜过另一半呢?”

“你以为打仗就是战场上的拼杀?那确实说不准,因为论起打仗,恐怕天下无人是刘秀的敌手,可是两个如此体量的对手全面对抗,到处都是战场,到处在拼杀,这时候拼的是什么?是粮食,是兵源,是攻守器具,是整个国家的国力,是谁能在一次大败之后迅速地恢复。”

耿况平静地道:“邯郸粮价一石数千钱,长安粮价一石数十钱,粮价相差百倍,我以此知邯郸之必败也。”

耿弇点了点头,说道:“我在长安半年有余,也知长安百姓的日子比起邯郸强得太多,河北之民,常有越太行山入太原、上党及河东诸郡者,陛下来者不拒,凡来投者,皆有衣食,并有皇田耕种。河北的国力委实是相差甚远。”

耿况缓缓地道:“洛阳大败,邯郸方向一直没缓过来,去年天灾,收成不足,又有许多人饿死,青州、冀州的流民又起来了。今年的收成还好,可是怎么禁得起这么一直打下去?我自上谷一路南下,到太原之时,便觉气象为之一新,虽然太原刚经一场大战,可是竟似已完全复原,百姓并无冻馁之忧。等到了关中,更觉繁华,长安大都市昌盛如此。我更加肯定,这一趟是来对了。”

“听父亲之言,我也觉得长安胜面更大,”耿弇忽然苦恼地道:“奈何陛下不肯用我,这百年难遇之乱局,竟无我施展的余地?”

“你还是不知为父的心意。这天下之争,已到了决出雌雄的时刻,若我耿氏只守着上谷一隅,不知顺势而为,只看着马援、邓奉等人横扫中原,在将来的朝堂之上,恐怕无我耿氏的立足之地了!好在上谷之地,处在北方紧要之处,陛下需要上谷,也需要有人能率上谷突骑横扫幽州。陛下看重你的将才,尽人皆知,之所以一直将你闲置,其实是一直不放心上谷耿氏。如今为父来都来了,陛下怎么会不用你呢?”

耿况站起来,抚着耿弇的肩膀,说道:“用不了多久,你便可重回战场,我耿氏的前程,全担在你们兄弟的肩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