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自力更生

大踏步地走了,刚出了院门,便扯着脖子大骂道:“刘孝,你这无长无少的鼠辈!论起辈份,我还是你的父辈,你该叫我一声叔父,竟如此没有礼数,连碗饭都不给我吃!你等着!”

刘孝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冷哼了一声,“我等着?你等着才对,你们这些落寞的王侯,都给本侯等着!”

住在阉人巷的王侯共有一百余位,除了原有军中的七十多人之外,进入长安后又收了不少,朝中有人提议将刘氏旧人都恢复爵位,被刘钰断然拒绝。

要是依照小皇帝的意思,一个国中国都不想留,前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大量的诸侯国严重分散了国家的权利,即便是后期诸侯国相对弱小,也挤占了大量的国家赋税。

王莽上台,对刘氏宗亲还算可以,但是依旧有许多人失去了封国,封国土地赋税收归国家,全国的诸侯国被他清理的许多,对后继者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

刘钰不想恢复刘氏封国,除非是那些不得不封的功臣,其他人他一个都不想封。因为每封一个都是从整个财政版图上割下一块,相当于从国库里掏钱养活这些蛀虫。不光是汉朝,一千多年后的明朝,到了后期也有宗室数十万人,给国家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在刘钰现代人的观念来看,每个人都应该不啃老、不寄生、自食其力,就因为姓个刘,就要代代受国家供养,没这个道理。就是他建世帝自己的后代,也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存在,何况那些和他隔了多少代的前代遗老遗少!

刘钰甚至在心里感谢王莽,替自己预先解决了不少麻烦。虽然他不会完全杜绝封国,因为他还要打天下,将士们还巴巴地盼着封侯,但是只封军功侯的规模应该比较有限,国家负担相对较小,未来也比较好解决。

之所以把前代王侯从军中拉出来统一安置,是出于去除隐患的考虑,这些人虽然没什么用,但是免不了有一些野心家和对小皇帝不满者,利用这些人的刘氏身分,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把他们和军中将领分离。

刘孝作为有资格抽签选皇帝位的一个,本该是重点关注对象,早就该搬进城,不知怎么却被遗漏了。如今逄安出征,请求要带着刘孝,让他作随军的祭酒,反倒提醒了皇帝,原来还有这个人存在,让他随在军中,尤其是脱离长安,与对皇帝不满的逄安一道,那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皇帝紧急下旨,将刘孝立即迁到阉人巷居住。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