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改朝换代

樊崇、徐宣等人骑着马随在皇帝车驾后面,赤眉军的土包子们见了长安城的气势,啧啧稀奇。

“到底是长安城,真是不一样,你看这大街多宽,要是种地,怎么也能犁出来二十条垅。”

“人家这是长安,天下最繁华的大街,你居然想着种地!你居然要把大街犁了,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你看你瞎着什么急?我就那么一说,长安人这么多人,有的是钱,抢点就够咱们花几年的了,哪儿用得着种地?”

“说你傻你还真傻,陛下约法三章,盗抢是犯罪!陛下正不知道拿谁开刀呢,你是不是想试试?”

“这个家伙脑子是不灵光,如今陛下坐了天下,用不着抢,咱们都能当大官,以后天天吃好吃的,家里一堆奴仆伺候,全是好日子!”

各营将领说话声越来越大,颇有些喧哗,忽然丞相徐宣扭身喝道:“都闭嘴!陛下车驾在前,你们在后头乱吵吵什么?有没有点朝廷大臣的体面?”

众将吓得都不敢吱声了,待徐宣转过头去,一个人伸了下舌头,轻声笑道:“朝廷大臣的体面,咱们也是朝廷大臣了!”

这时已来到一处宫殿,早有羽林军在两旁护卫,刘茂带领先进城的将领在路边恭候,将皇帝迎进宫去。

众臣都在宫外等侯,没有人喧闹,也没有人口吐怨言,大家沉浸在一种不真实的迷惘情绪中,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就进长安城了?真像做梦一样!”

“长安城都进了,然后再做什么呢?”

“听陛下的,陛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众人好像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对啊,听陛下的,陛下肯定有主张,你看他不让大家攻城,说进城就进城了,挽救了多少兄弟的性命?

樊崇不断问羽林军昨夜破城情景,听了后叹道:“这还是第一次,不用打仗,兄弟们不用流血就进了城,而且是天下最大的城,陛下这种本事,真是让人心服口服呀!”

徐宣则一直叮嘱着众人,让他们要守规矩,懂礼节,不要在陛下面前失礼,丢了赤眉军的体面。众人答应着,唯唯连声,心里却暗道,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跪下磕头吗?搞这么紧张。

可是等有人高声传唤众臣觐见时,所有人都有点紧张,这威严的宫门,高大的宫殿,处处透着庄严、尊贵,让人看了生出敬畏之心。

赞礼官高叫:“趋!”

以徐宣为首,众人都有样学样,跟着快步向前,走上大殿。

又有人高喊:“跪!”

众人便跪了下去,向着上面叩拜。

叱咤风云的赤眉军众将好像回到了从前,贫贱卑微,战战兢兢,见到县令便急着跪在道旁,连头也不敢抬,那种敬畏是骨子里的。因为人家掌握着自己的生死。

后来他们杀了无数的县令、太守,各种各样的高官都杀过,怕官的感觉终于消失了。但是今天,那种要命的感觉又回来了。

每个人都怀着敬畏之心,向着那个代表皇权的宝座,向着座位上那个一脸端庄的少年匍匐跪拜。

众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是他们的主宰,自己的一切都依赖着他,归属于他,包括权势、财富甚至生命。

他们五体投地,虔诚地跪拜,让自己低到尘埃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上。

刘盆子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望着他的臣子,心中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这便是所谓的君临天下、万人之上、予取予求、为所欲为,此时他又想起刘邦那句经典的名言:“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皇帝下了进长安后的第一道旨意:“开仓赈灾!”

“万岁!万万岁!”众臣叫道。

一个老宦官在大殿一角偷偷地抹着眼泪,直到朝会散去,他才慢慢止住眼泪,向着那些宦官宫女道:“咱们命好,这次是真碰上好主人了,当年更始皇帝刚来时,先问手下抢了多少东西。可是咱们的陛下不仅不抢,反而要赈灾,给大家发吃的,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把更始帝比得没法看啦!”

老宦者道:“快去!把那些藏在后院的奴婢们都叫出来,让他们不必躲了,都出来伺候陛下,没人抢他们的东西!没人想坏他们的性命!”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