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叙谈心忧东华事

李若清闻言露出了笑容,眸中光芒明亮:“说得不错,虽然如陆真人一般,一载成就真人,贫道做不到。但花费数十载成就真人,这却是可以的。”

他也是心胸豁达的人。

原先或许有些许的郁气嫉妒,但这般情绪很快便被消解了去,又恢复了原先的仙门子弟风采。

“道友能如此想,陆某就放心了。”

陆离见他情绪改变,心中也颇为开心,未免继续在原先话题上纠缠,于是转移话题道:“话又说回来,李道友此前不是已经参与过燕国之战了吗?为何此次还要前来。”

要是他没记错的话,吕渊好像曾经说过,先前参与平定燕国之乱的各家仙门,此次不在东洲援军的征调之列。

难道这个不再征调,仅仅指其余仙门,在洞阳山之内,并没有因此豁免?

李若清愣了愣,随后反应过来道:“先前燕国之乱解除,然而东华部洲各地都有妖魔之乱。

以往我南洲便多有往各处派遣援军,如今只是例行前事而已。

而我先前虽然参与了燕国之乱,但是门中艰难,若清又岂能因为一己之安危,而放宗门危难、天下苍生而不顾。

是以这次门中组织援军,我便主动加入,请求前来东洲。

不仅是我,还有许多一同参与过燕国之乱的同门,此时也都来了。”

陆离闻言,不由轻轻点头:“为怀大义,舍生赴难,我辈仙修,当如此。”

不仅仅是李若清,实际上,即便是他,不也一样主动来东洲了吗?

其中即便有贪图这边妖魔的缘故,但论迹不论心,谁能说他所行所为,不是为了人族大义。

不过从李若清的话中,他倒是看出了一些别的意味。

那就是洞阳山那边,似乎情况算不上很好。

虽然李若清说是自己自愿来东洲,但若非门中人手紧缺,他又何至于来这里亲涉险地。

这并非是什么大义不大义可以说得通的。

刚刚踏入凝聚四气的李若清,如今最需要的,是潜心修炼,将境界稳固下来。等修持更进一步,遇到瓶颈了,才该出门游历。

可现在洞阳山连李若清这种真人种子,都接连送往险地,这完全是拿未来的希望去消耗。

如果不是被逼到极难处,哪个门派会拿自己的道统传承冒险。

想到这些,陆离也不免对东华部洲未来之局面,感到一缕担忧。

比他踏入修行界后的所见所闻,不管是南洲燕国,又或者是东海各岛,乃至于如今的东洲莱莒两国,东华部洲的情况都算不上好。

四面楚歌,或许都难以形容东华部洲的局面。

因为整个玄元天,并不仅仅只有东华部洲,以及其周围的一些地域,这只是世界一隅而已。

而其它妖魔与东华仙门的争斗,也不仅仅只是地盘的争夺,更涉及到了仙神与妖魔之间道统理念的争斗。

这种更上一层的意识形态的争锋,再加下一层直接利益的争夺,其中之复杂与残酷,简直无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