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真假谁能说清,以周云梦看过那么多年代军嫂文知识储备,虚构下人物写这种文章手到擒来还能不重样。

而且这会她就在家属楼里,身边处处是素材,偶尔写下真实的人物也没问题。

光是这么一想,就已经有两三个灵感在脑海中涌动,恨不得马上动笔写成故事了。

周云梦从抽屉里翻出自己来时顺手带来的信纸和钢笔,先记录下灵感来。

信纸上的信息潦草散乱,几个字凑在一起甚至不成句,只有周云梦自己看得懂,都是些灵感关键词。

之前她打算把来部队这边住的日子当休假的,也不用费心去写稿。

后面又起了心思说,来这边总能找到机会去县城,到邮局碰碰运气,看能不够找到些新杂志,有合适她能写的可以投稿。

长篇故事还好说,隔着老长一段时间才投一篇。

总是投给青年故事,对方虽然一直都收,但说不准哪天吃不下就说不收了。

人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同个篮子里,而且老是写同个内容风格的文章久了也会腻。

偶尔换种内容风格投稿别家也能带来些新奇和乐趣,当是放松了。

所以她才会说带上常用的信纸和钢笔,到时候有机会找到合适的杂志收稿,自己又有灵感有兴致想写,那么随时都可以写。

当然周云梦也知道林津平这里有信纸和钢笔,但他的信纸是部队发的带着标记的那种,只适合家书往来。

这会她三两下把脑海里浮现的灵感都给记录下来,这才长舒一口气,高高兴兴把信纸和钢笔收回抽屉里。

再整理收起这四本杂志,朝夕诗选留着以后闲着时陶冶情操看,沪市那本杂志等回到林家什么时候有灵感了再写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