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家子劳动力,还有长身体的孩子,家里条件还过得去,就是苦于肉票不够没门路,那种地方危险不说还贵。

又想到老三媳妇自己掏钱买了两斤五花肉回来,就算找他们要钱也是应该的,结果她没有。

为了能吃多点红烧肉补补,一顿煮了一斤,连带着一家子都吃得满嘴流油。

林母觉得不踏实,想着得在别的方面给老三媳妇补回去才行。

三房这边,周云梦在看杂志。

青年故事里刊登的都是些短篇文章,一两千字。

要么写年轻的大学生在学校努力汲取知识,投身科研实践;要么写车间工人恪守岗位,挥洒汗水;要么写知识青年下乡,从事生产劳动。

像是一篇篇具有典型性的个人传,主打一个真诚热血。

周云梦看得津津有味,这种文章对她来说不难。

年轻大学生和知青下乡这两类靠之前看年代文经验就可以写。车间工人类的话,原身记忆里不少同学都是工人子女,都是妥妥的参照物。

翻到最后,周云梦意外发现居然有同杂志社另外一本杂志征集长篇故事稿,内容要求和青年故事差不多。

这就有搞头了。

还有买的三份报纸,刊登的文章更加昂扬阔进鼓舞人心,工人报和农村报如其名,省周报则是涉及到全省生活方方面面。

这些报纸多是报社编辑写的,只有少部分是公开征稿。

周云梦打算回头白天找个时间再去村里地里逛逛,亲眼领略下这年头秋收劳动人民的热情,力求写出来的文章更真实更有力量。

她的性子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因为做到最好后,后面她就可以轻松躺平了。

大概有个打算后,周云梦把杂志报社放书桌上,躺床上揉小腿去了,接着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