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话说回来,禹王执政二十多年,戴家也就辉煌了二十多年,如今戴家的门生故旧、亲戚族人遍布朝堂各处,禹王大概是有了猜忌之心,所以想要找人与戴家分庭抗礼,要不然就是想要找人取而代之。

嗯,一定是这样!

天啊!天底下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猜破了禹王的心思?!

郑教谕恭敬地对着顾大人深深鞠躬道:“我知道了,我日后一定以顾大人马首是瞻,顾大人有什么地方用得着下官的,直言便是,若是不喜欢下官去学政那边开会,下官绝不再去,一定安安分分在府台编写教材,为扬州学子谋福利!”

小顾大人:……?他刚才脸色变化了好一会儿,到底想到了什么啊?可恶,好奇。

小顾大人顺其自然地答应了下来:“倒也不必不去,分内之事你做好便是,其他的,也就是约束一下令夫人,不要太过善良,不然下回发生同样的事情,我没能及时讲人看管起来,可就不是如今这样了。”

“我知道了。”戴阁老肯定还有很多招数要对顾大人使出来,相当于是对禹王宣战,这种大事儿,必须得让他的门生故旧亲朋好友族人同窗都晓得才行!他们有些在长安的,可别站错了队,到时候惹祸上身啊。

此时,小顾大人还不知道郑教谕有个外号,叫做千里嘴。

这边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两人聊到孟家孟玉可能会夺得状元回来的事情,郑教谕立马仔细分析,心想这可能是内定了!

顾媻说道自己有些想要利用孟家状元一事,举办个什么活动,搞点儿gdp。

郑教谕虎躯一震,这事儿他熟啊!搞活动圈钱,读书人的钱最好圈了!

郑教谕立马出主意说:“如果孟三公子真的得了状元,那这事儿太好办了,直接放话出去扬州要举办以文会友活动,地点就在孟家,由府台大人您牵头,但举办这个东西,需要门槛,必须秀才以上,再每人交一百两银子的会费,只要来了的人,在活动做出好诗好文,立马跟状元郎做的诗整理成册,印刷出版。”

“读书人,尤其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好个名声,他们哪个不想自己的名字日后能跟状元郎的放在一起?尤其还出版了同一本书,这是何等的荣耀,说不定百年之后,后人说起来,也能面上有光,千年之后的后人都能看见你的诗作,下官估摸着,这次活动下来,怎么也能有这个数。”郑教谕比了个巴掌出来。

顾媻已经傻眼了,但为了保持高深莫测的形象,依旧在装逼淡定道:“五万两?”

“怎么可能只有五百个秀才郎来?”

“秀才之上的,秀才之下的呢?虽然咱们规定得秀才以上的才能来,但谁说不能通融一下?多交点儿钱不就行了?不是秀才的,一个人五百两。”

顾媻瞬间感觉到古代权力的可怕了,真的就是一句话,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所以这次活动下来,估摸着,能有五百万两。”郑教谕见怪不怪。

顾媻却是看着郑教谕,感觉古代这个学政油水肯定不像外人说的那么可怜,绝对诗闷声发大财的那种!

“厉害啊!”小顾大人真心赞叹,“那此事交给你来办。”

“能为大人效劳,是下官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