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馄饨有别饺子,讲究喝汤,一口馄饨汤吸溜一个馄饨上去,嘴里一面喊着“烫烫烫”,一面又享受着馅料爆汁的爽感,杜氏酣畅淋漓地喝了一大碗之后笑了:“难怪你说要吊高汤呢,这滋味,要是鸡汤煮出来,肯定更美!”

甜姑笑:“是这个道理。”

两道面食学完,杜氏像是吃了个定心丸。

“要是明个儿就去比试我也不怕了!就算输了还能学两道吃食,划算!”

她话音刚落,村长那边就派人过来传话了,后天三家人一起去村长家,让村里的人投票选出来,比试内容就做最拿手的两三道吃食。

杜氏一听乐了:“后天啊,那感情好!”

甜姑也道:“那明日我们再做个别的花样出来。”

杜氏乐得合不拢嘴:“多谢妹子多谢,你今天累了一天了,也快点儿休息去吧。”

甜姑点头,抱着小宝回房了。

-

边关的雨的确和杜氏说的一样,白日不下晚上下,夜幕降临,甜姑看着窗外大雨,取出了自己的小账本。

在顾家三年,甜姑其实攒了一些钱,这些钱,当然不是她背着婆母用公中自己攒的,都是她悄悄做些吃食去镇子上卖攒下来的。

春天她就做菌菇酱,夏天她就熬枇杷糖,秋天还有秋梨膏,冬天还能做点儿牛羊肉干,反正什么赚钱她就做什么。

小账本上面记了这两三年她的每一笔开支,在来边关之前,甜姑把它们换成了银票,不多,也就十两,但是这十两是她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下来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这十两银子的银票被她小心地缝到了衣裳里,十分隐秘,除非有特殊情况,她在边关的这段时间,她也不想动。

身上的散银还有一些,是婆母临走时给她的,这一个多月以来,路费还有房租费,差不多只剩下二两了,甜姑叹气,要是这路一直修不好,她怕是也要在陈家村想个赚钱的生计才行,人也总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