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柳如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提起近代最负盛名的国学大师,想必大家首先会想到陈寅恪先生。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著作无数。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称赞他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其学问之深厚可想而知。不过,陈寅恪先生酝酿最久最倾尽心血的作品当属《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别传》,顾名思义,是有关柳如是生平经历的传记。那么,柳如是又是何许人呢?请容我慢慢道来。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首。因读到辛弃疾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自幼聪慧,但由于家境贫寒被贩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归家院中有一名妓徐佛,她见柳如是姿容清丽又聪颖可人,便收养调教柳如是,甚至请名师指导她。
未满十四岁,柳如是就被年过花甲的大学士周某娶作小妾。这位大学士非常喜欢小杨爱,经常教她诗文,对她宠爱有加。如此一来,引得其他妻妾嫉妒愤恨。因此,小杨爱常常受到府中其他人的陷害。不久,周某离世,柳如是被逐出周府,卖于娼家。几经辗转,柳如是重操旧业,沦落风尘。可是,这并没有成为柳如是人生的终点,反而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
经历磨难后的柳如是,更加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她潜心研究诗文,积极走出烟花之地。甚至,她还经常女扮男装前去拜访名士。而柳如是更是凭借出众的容貌以及过人的才情吸引了当时无数名士。就算是陈寅恪先生,在读柳如是诗作时亦有瞠目结舌之感。没错,陈寅恪先生为柳如是立传,确实有钦佩其才情之故。
不过,这显然不是全部的理由。论才情,秦淮八艳其他才女也并无半点逊色。为何最后脱颖而出的是柳如是呢?这或许便要从柳如是的感情经历来分析了。
在柳如是广交名士之际,才子陈子龙走进了她的世界。两人彼此仰慕,相见恨晚,不久便在松江南楼同居,尽管此时的陈子龙已有正妻。然而好景不长,陈子龙正妻激烈反对两人来往,最终两人的感情无疾而终。
直到明崇祯十一年冬,柳如是前往拜访蛰居常熟城北的钱谦益。当时钱谦益家门前冷落,柳如是的突然到访,让钱谦益感到奇怪,一时也没认出来者是何人。柳如是便轻轻吟到“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钱谦益这才热情招呼起柳如是来。
其实早在之前,钱柳二人在西湖有过一面之缘。因此,这次重逢对两人来讲都是那样令人欣喜。于是,两人吟诗作对、踏雪赏梅,生活倒也十分惬意。而旁人,倒也不觉得两人的密切来往有什么问题。
可是,就在崇祯十四年,一件令众人大跌眼镜的事儿发生了——文坛领袖钱谦益竟用大礼聘娶了一位妓女。显然,这桩婚事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甚至,在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朝钱柳结婚的船上扔石头。
可是,柳如是全然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反而忠于爱情,与钱谦益过起了和谐的婚后生活。在与世俗的抗争中,她不是逃兵,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胜利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鄙夷她的爱情,她也不曾放弃。从这点上看,她确实具备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如此,柳如是得到陈寅恪先生的肯定也在情理之中了。然而,柳如是真正赢得陈寅恪以及众人的赞赏,却要从清兵入侵谈起。
钱柳二人婚后第三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帝自缢,清兵也随之入关。与此同时,弘光政权产生内斗,一片混乱。很快
,清军兵临南京城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柳如是自知国势已不可挽回,却始终不愿向敌国投降。于是,柳如是力劝钱谦益夫妻二人投河自尽以全忠义。谁知,本已答应柳如是的钱谦益却在将要投河之际摸摸池水,说:“水太冷,不可下。”柳如是摇了摇头,纵身一跃,却被钱谦益救了上来。最后,钱谦益好说歹说,才让柳如是打消了投河自尽的念头。
此后,钱谦益向清兵投降,担任清朝的礼部侍郎,而柳如是拒绝随赴京上任。半年后,钱谦益辞官重返南京。于是,柳如是鼓励钱一同投身反清复明的行动。顺治五年,钱谦益受牵连入狱。当时卧病在床的柳如是却四处奔走,终于救出钱谦益。
1664年,钱谦益病逝,柳如是开始遭受钱氏家族的排挤、打压。她不愿受辱,最终选择以三尺白绫结束一生。
她,本是一代名妓,貌美才高。国难当头,化身巾帼英雄,不卑不亢,不求苟活,但求心安。对于爱情,她敢于争取,不畏世俗。试想,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女子,难道不值得陈寅恪先生沥尽心血为其作传吗?
柳如是——从名妓到反清复明的巾帼英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明末清初的金陵古城秦淮河畔,这儿灯火不熄,彻夜笙歌,多少风流才子穿梭于烟花柳巷之中,在秦淮河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红尘情事,而当时的“秦淮八艳”名噪一时,柳如是便是其中之一。 柳如是貌美才高,精通琴棋书画,对诗词极有研究,所做的诗词让不少文学名家都甘拜下风,这也是她身边总围着一众文人骚客的原因,她的书画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经常说妓子无情,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却出现过不少有情义的名妓,她们甚至比那些每天自诩高尚的文人还要来的铁骨铮铮。我国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就曾经在他晚年的时候,不惜花费巨大的心力,为这么一位女子作了传记,对其推崇备至。 让这位大师如此推崇的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她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这个女子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柳如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任你是才情多少,嫁给了一个不会审时度势,没有骨气的男子都会被气伤了身。唐有韦后虽是个争强好胜的,可敌不过自己丈夫窝囊,看不清形势,不等天家降旨,就吓得自己要解决了自己,要不是韦后劝住了,丈夫又哪里有坐上龙椅的机会。 这更早选错丈夫的案例就要说我们柳如是,这位身居“八艳”之首的才女了。一位美艳绝代,清丽坚毅的女子,她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柳如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如是,晚明嘉兴人,本名杨爱,字影怜。自幼家境贫寒聪颖绝伦,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婢,受其熏染,“博览群籍,能诗文,间作白描花卉,秀雅绝伦”(《虞山画志》)。她一生着述甚多,流传下来的诗集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此外还有31篇文藻清丽的尺牍和不少风格独特的书法、绘画作品。 陈寅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柳如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柳如是幼年不幸,沦落风尘 柳如是,原名杨爱,又称河东君,因为读到了辛弃疾《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是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首,只是她的人生,之所以屡屡为后人称道,却并非只是因为她艳绝天下的名妓之名,而是她本身浓厚的家国情怀。 柳如是,年幼时,因为家境贫寒,被卖到大户人家为婢女,之后又辗转被卖到了青楼
柳如是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诗歌代表作品?最后是怎么死的?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简介: 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柳如是,她是明朝著名的歌姬才女,是众多才子学士争相追求的大美女。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却生性倜傥,攻气十足。 柳如是原名叫什么目前说法众多,有的说姓杨有的说姓柳。因为她特别喜欢一句词而改名柳如是。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父母要将她卖给别人做婢女。 10岁的时候,柳如是被江
“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有多令人敬佩?她留下了哪些作品?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的确很多都是男性,但历史却不是只有男性,很多女性的历史人物同样非常出彩。今天要说的便是“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秦淮八艳之名,你可能曾经有所耳闻,她们是明末清初时期,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她们都在才学、容颜方面非常出众,虽然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柳如是,她是明朝著名的歌姬才女,是众多才子学士争相追求的大美女。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却生性倜傥,攻气十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柳如是原名叫什么目前说法众多,有的说姓杨有的说姓柳。因为她特别喜欢一句词而改名柳如是。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穷到父母要将她卖给别人做婢女。 10岁的时候,柳如是被江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柳如是不过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个很有文采的妓女而已。可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当时几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却在贫病交加中拼尽全力,用十多年的时间,由他口述助手笔录,写下8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晚明嘉兴人,本名杨爱,字影怜。自幼家境贫寒聪颖绝伦,入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
你真的了解柳如是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历来的名妓故事中,一般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因为她们的身份所以导致了这些女子最终的爱情结局都是悲哀的,但是名妓柳如是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她的结局跟其他人是恰恰相反的,这个女子在自己的感情中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她并没有一腔热情全部扑到自己的感情中,反而特别的理智,可能也是这样的理智让她最后的结局是所有的名妓中结局最好的,她的经历比大多数的人都要好,
明末名妓柳如是为什么腰自缢身亡,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柳如是祖籍浙江嘉兴,原姓杨名爱,小字影怜,号蘼芜君,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我闻女士。 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其夫83岁高龄的钱谦益溘然长逝;随后几天,柳如是即悬梁自尽。那么,这位明末名妓自缢身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人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传统说法认为柳如是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代才女柳如是都经历过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男尊女卑时代的社会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禁锢思想,是人类社会上女性地位最卑微的年代。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候,也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思想的不同,抛开了了世俗的想法,成为了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然而,有些女子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过着悲惨的一生,如柳如
柳如是为何会被称为奇女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个女子就是柳如是,一个身世悲惨但是却坚韧骄傲的女子。她本来名叫杨影怜,小时候非常不幸,一直辗转在人贩子手里,即便后来长大了也记不得自己到底出身何处,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后来成长成一个耀眼夺目的女子。 等她稍微长大一些,姿色初初显露出来,就让曾经在朝廷颇具威望的苏州名士周道登惊叹不已,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过花甲,但是还是将这个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故事。 明末时期,秦淮岸边歌声遍彻,佳人倚靠红楼翘首以盼,歌舞风流,无数文人雅士醉生梦死,不知今夕是何年。有一位女子从小便堕入红尘烟花之地,身世坎坷却修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艳冠秦淮。她香消玉殒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现代国学大师陈寅格为她做传,称她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她就是秦淮八艳之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当可谓才色双绝,而最令其名扬天下的,则是她那浓厚的家国情怀。正如王国维所说,“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期,那些一向自诩清高的士大夫,甚至还不如这个曾经流落风尘的弱女子。 幼年不幸落风尘,历经挫折嫁他人 柳如是出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然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朝词人辛弃疾曾经在《贺新郎》中写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许无人知晓,有一位女子字号如是,正是出自这里,她就是满清易代之际,著名的歌妓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美艳绝代,才气过人,被列为南京“秦淮八艳”(另有陈圆圆、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李香君与董小宛)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