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 秦时风韵(34)三更

自此,田文与秦国便结下了梁子,私怨颇深。

所谓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算一什么呢?在桐桐看来,不过是挂着仁义道德的幌子,招揽网罗人才,然后再借这些人来实现他的野心。

若说这是一种本事的话,他的本事也仅限于此了。

司马迁有记载,说他过薛邑,‘其俗间里率多暴虐子弟’。而后他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风气。结果薛邑的人回答他,“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人薛中盖六万余家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发现薛邑那个地方民风彪悍,动辄大打出手,不知法为何物。然后当地的人回答他:孟尝君当年招揽门客,各国逃犯在薛邑安家,大概有六万余户。

以私利驾驭于国利民利之上,便是偌大的名声又如何?

四爷骂他,骂错了吗?

见孟尝君面色骤变,指着这边张嘴结舌。

四爷冷笑:“……身量矮小,又如何?世人皆称安平君貌丑,坊间流言不善,女君可曾恼怒?而你堂堂孟尝君,议论两句身形,便怒杀百姓数百人……仁乎?安敢言‘仁’?当问,‘人’乎?此等牲畜之举,畜生之辈,安敢坐于大殿之上?”

王陵:“……”

范太傅:“……”

骂人家不如女子便罢了,怎么还骂起人家不是人,畜生不如了呢?

那是孟尝君,年岁已高的孟尝君!那是做了数十年齐国宰相,当政期间,世人只知孟尝君,不知有齐王呐。

而今不知为何故重新出山,却不想在这赵国的大殿上,当着赵国君臣,当着诸国使臣,被骂成这般模样。

四爷一旦说起话来,说激动了,也有点碎嘴子,逮住了就往死的骂。他不光骂田文,还讥讽赵国,连死的活的一起讥讽:“……伤百姓而无动于衷,此便为赵国国君爱民之举?”

这是躺在那里的先王赵丹在位时的事!

请了孟尝君,又由着门下激怒孟尝君的是平原君赵胜,那位而今也已经作古了。

这两人死了,被骂不爱民,假仁假义,不能庇护百姓!

赵臣:“……”上哪说理去?

然后人家还不放过:“此等罪人就在眼前,赵国上下竟无一人敢辖制?本侯羞与诸位同殿!”

这是骂赵国上下没种!人家在你们的国土上,非宣战而屠戮百姓。罪犯就在眼前,逮呀?没种吗?羞也不羞!

赵偃:“……”该不该下令来抓?不抓吧,人家指着鼻子骂我没种;抓吧,那是齐国宗室老臣!若抓了,岂不是与齐国为敌?!

四爷又冷笑:“赵与齐,大河为界,不曾接壤!难不成大王怕了齐国?”

不挨着,谁也打不到谁,怕什么呀?摁住他彰显你大王之威啊!

赵偃一拍案几,喊道:“来人呐!拿下田文!”

田文白胡子一抖一抖的,指着四爷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桐桐看见他的嘴唇都开始发青了,那边的齐国臣子还要说话,可不等他说,田文手指着四爷,直直的朝后倒去。

咚的一声,砸的可结实了!

大殿里安静极了,几息之后,齐人才朝秦国这边怒目而视。

田文——死了!

桐桐:“……”她砸吧了一下嘴,看四爷:你给人骂死了!

四爷:“……”骂几句都能死人?那大清的官员活着的就没几个了。骂几句都受不住,当的什么官呀!

赵偃招侍医,侍医笃定: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