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李靖和李绩:“……”这熊孩子!

李靖赶紧打发人回京去给李世民报信,趁着现在还没走太远,尽快把人接回去。

李承乾撅嘴:“阿耶为了豳州的事发愁,明明我去了就能解决大半,为什么不让我去?”

这个李靖也不好说,无论李世民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可以理解,但他绝对不能私自将李承乾带去前线,还是坚持让人去报信。

李承乾撇撇嘴:“你们不让我去,我就自己去!”

李靖对此充耳不闻,既然被他

()发现了,就不可能再让李承乾溜出去。

他带李承乾回扎营的地方,叮嘱道:“殿下的身份最好别叫人知道。”

李承乾明白,他一直跟着也就罢了,如果要回去,让将士知道他的身份反而不好。

垂头丧气地说:“知道啦。”

好在他年纪还小,之前见过他的将士并不多,加上来之前存了要躲避的心思,马车也并没有带徽记,要糊弄过去并不难,基本上只要他们不自己暴露就没事,将士固然有诸多疑惑,也不会真的以为太子来军中了。

李靖给李承乾他们安排了单独的帐篷居住,将士们只看到那几个帐篷收拾得格外精致舒坦,一辆宽敞华贵的马车捂得严严实实过去了,还以为李靖带了女子进帐,没想到过了一会儿l,里面跳出来几个熊孩子。

将士们:“……”

好家伙,别人带女子,他们将军带孩子,真是与众不同!

晚上李承乾在军营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跟着大军走了半天,吃午饭的时候他拒绝在帐篷里,见将士们三五成群聊得热闹,就捧着碗蹲到他们中间去,几个将士正在谈论李承乾呢,一转眼间,正主已经挤到他们中间了,眨巴着大眼睛听他们说话,尴尬地闭上了嘴。

李承乾往嘴里扒拉一口饭,歪头问:“你们想知道我们是谁?”

众人:“……哈哈,我们只是随便一说,随便一说,没别的意思。”

“没关系啊,你们想问就问。”李承乾道,“我是李伯父的侄子,这几位是我的好朋友。”

他指了指旁边的杜构、杜荷和苏琛,李承道身体不好,受不了这样的奔波,所以就没来。其实本来也不想让苏琛来的,但苏琛坚持要来,也就由着他去了。

将士甲惊讶地瞪大了眼:“将军竟有郎君这么小的侄子?”

李靖今年已经五十多了,说李承乾是他孙子还差不多。

李承乾不以为意地点头:“我阿耶比较年轻,还不够三十呢。”

“那是够年轻的!”和李靖比起来是很年轻,将士乙好奇,“令尊与将军是亲生的兄弟吗?”

“不是啊,”李承乾无语道,“你怎么会这么想,李伯父和我阿耶年纪差距这么大,怎么可能是亲兄弟?我们是世交啦!”

“原来如此!”将士们竟松了一口气。

和李承乾聊了一会儿l,大家也不似方才拘谨了,又问李承乾来军中做什么。

“我不是来军中的哦,我只是和朋友出去玩,正好碰到了你们,伯父见我们只有几个小孩和护卫,怕我们出事,这才带来军中住上几天,过两天阿耶就要来接我回去了。”李承乾义正言辞,“你们放心,我不会白吃白住的,走的时候会让阿耶付钱给军中,你们不要告伯父的状哦!”

“郎君说笑了,我们敬重将军还来不及,怎么会告状呢?”将士们道。

李承乾张张嘴还要说什么,身后有人叫他:“大郎君!”

李承乾回头一看,竟然是李绩,将士

们连忙起来行礼,李承乾仰着头问:“李伯父,怎么了?”

李绩:“……”

他和李靖差着二十多岁,平时也是把李靖当长辈看的,到李承乾嘴里都是一样的伯父了。

其实李承乾从前也叫李靖为阿翁,但那是李靖和李渊站在一块的时候。现在李世民和李靖接触比较多,李承乾对他的定位也就变了。

李世民真的有毒,和李渊年纪差不多的人到他面前像是同辈,和他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倒像是晚辈了。导致李承乾总是乱叫,乱叫着乱叫着,大家也习惯了。

李绩冲李承乾点点头:“将军请您过去。”

“怎么啦?”李承乾拍拍屁股站起来,蹦蹦跳跳进了李靖的帐篷,就见李靖拿着一张信纸在读,桌上还放着一封信。

李承乾高兴不起来了:“阿耶的人来了?”

“没有……”李靖把两封信都递给李承乾,没什么表情地说,“圣上同意您去豳州了。”

李世民当然不乐意李承乾去危险的地方,但是李承乾如此坚持,若一味逼着他回去,只怕折了这孩子的心性。李承乾作为大唐的太子,本该做一只雄鹰,而不是被养在温室的娇花。

况且李世民也知道李承乾是有自保能力的,豳州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危险。所以也就答应了。

只是在给李承乾的信里大大训斥了他一顿,威胁回来之后要多给他加点功课,并且针对突厥与豳州的这次战争提点了他几句,除此之外又拨了一队侍卫来保护他们。

来之前李承乾就带了不少护卫,加起来可不少了,保护他们四个人绰绰有余。

李承乾收起信,对李靖咧嘴一笑:“那就劳李伯父多多关照啦!”

“应该的。”李靖沉稳地点头,虽然带着李承乾确实有些麻烦,但对士气确实有很大帮助,李靖还是愿意带着他的,况且李世民在信中也交代过了。

他顿了顿:“下臣派去的人说,您出来两天,圣上竟然才刚刚知道?”

“我们做了一点布置,要不然恐怕第一天就被捉回去了。”

李承乾得意地仰起小脑袋,其实他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找了个理由让李世民帮他跟陆德明请假,然后告诉李世民陆德明不答应,如此陆德明以为他和李世民在一起,李世民又以为他还在认真上课。再有李承道帮忙做戏,造成他们几个在一起的错觉,就更没人怀疑了。

也是大家对李承乾没有防备,李世民和长孙氏对他没有严格的定省要求,两三日见不到人是常有的事。如今长孙氏又搬出了东宫,更管不到他了。李承乾还能自由出入皇宫,侍卫见了也不至于报上去。

如此有心布置加上巧合,竟让李世民隔了两天才发现,在李承乾的预料中,应该更早一点被发现的。不过那时候他都已经离京几十里了,到时候李世民派人来接,他就死赖着不回去!

既然李世民同意了,也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没多久将士们都知道了,新来的那几个小孩是当今太子和他的伴读。

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