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功课

陆德明在他小脑袋上敲了一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勿骄傲自满。”

“哦。”小孔雀收起了他的尾巴,诚恳地说,“如果有人学问能超过我就好了,最好能研究出水泥和火药的做法,我都琢磨很久了。”

他托着小脸,沮丧地叹了口气。水泥和火药都不便宜,他不知道大唐能不能制造出来,所以一直不敢买,就怕买错了血本无归(?)。

如果有人能研究出来就好了,他能省下好大一笔积分。而且照样算完成强国任务,可以赚强国积分哦!

李承乾早就打算好了,等他以后学得厉害了,就要教更多人学物化生,然后让他们努力强国,他就躺着赚积分,生活简直美滋滋。

可惜他年纪太小,学得东西也太少了,这一天简直遥遥无期。现在陆德明要学,他当然不能放过。

陆先生这么厉害,说不定很快就能学会,到时候就能帮他教学生了!

李承乾一槌定音:“先生,我把书抄给你看!”

陆德明看着莫名兴奋的李承乾:“……也罢。”

学生如此诚心,他若一味推脱反倒小家子气。如果里面有炕孵法和印刷术之类的制造工艺,他不看便是。

李承乾美滋滋:“先生,你可要好好努力,我看好你哦!”

陆德明:“……?”

等等,话题怎么又偏了?

陆德明再次拉回正题:“我们还是说雪。”

三人应了一声,兴致都不是很高,李承乾想着抄书给陆德明的事,杜荷还沉浸在住雪洞和雪屋里,苏琛则是三观碎裂,正在缓慢重组。

陆德明:“……罢了,这节课就到这里吧,今天的功课是分析雪的好与坏。”

杜荷哀嚎:“怎么又有功课?”

苏琛皱眉:“雪也有坏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们自己去找,先生就不讲了。”陆德明捋着胡须笑道,“先生只要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做到言之有物,让我看到你们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杜荷小脸皱成一团,虽然只有一个要求,但是好难啊!他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什么思考了。

李承乾眼睛一转,腼腆地说:“我们需要查资料、还要出去走访,可能需要请几天假。”

此言一出,杜荷和苏琛眼睛也亮了,都期待地看着陆德明。

陆德明呵呵一笑:“不用请假,这功课你们慢慢写,这个冬天结束前交给我就行。”

三人:“……”

下课后,李承乾和杜荷、苏琛凑在一起,面面相觑。

李承乾叹气:“雪到底有什么坏处啊?”

他觉得下雪很好啊,到处都很漂亮,而且先生都说瑞雪兆丰年,这不是很好吗?

杜荷连连点头:“我也喜欢下雪天,下雪能打雪仗、能住雪洞,就是出门要穿好多衣服,害他只能在房间里打拳,骑射也不能练了。”

他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坏处吗?”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先生说的坏处肯定不是这个。”

苏琛深以为然:“先生胸怀广博,关心的才不是在哪打拳这种小事。”

杜荷不服气道:“出不了门才不是小事,我一个人出不了门,肯定还有更多人出不了门!”

李承乾和苏琛若有所思。

李承乾想起当初送尹阿鼠流放时看到那些衣着单薄的人,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三人对视一眼,杜荷道:“我去问问阿耶。”

苏琛:“那我查资料吧,看书里有没有写。”

李承乾:“那我问阿耶和阿翁,还有我的朋友,再看看有没有资料。”

苏琛好奇道:“经常听你说这个朋友,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杜荷挠挠头:“我好像也没见过。”

他可是从李承乾还不能出门就一起玩的,有什么朋友是他不知道的呢?

李承乾对对手指:“他不能见你们。”

杜荷和苏琛还以为此人有什么难言之隐,便也不再问了。

晚上上完系统的课,李承乾就问系统知不知道雪有什么坏处。

系统:[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雪当然也是。天冷了就有人会冻死,雪太多还会形成雪灾。]

李承乾:[雪也会有灾?]

[当然。雪灾主要有白灾、暴风雪、雪崩和风吹雪几种类型。应该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行为,不过三十世纪科技发达,早就不会被雪灾困扰,我也不知道你们这里会被雪灾影响到什么地步。]

李承乾眼睛发亮:[大唐以后也能不受雪灾困扰吗?]

系统说:[如果你们能赶上二十一世纪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就不会了。]

李承乾来了精神:[我会努力的。]

[嗯嗯。]系统问,[宿主需要买相关书籍吗?]

李承乾看它列出来的书单,什么《雪的前世与今生》《3031年的第一场雪》《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雪》。

他很疑惑:[这些真的跟雪灾有关吗?]

系统:[那谁知道呢?系统只能根据关键字搜索,看不到书的内容。]

李承乾瞪圆了眼:[七十八郎,你都学会说‘那谁知道’了诶!]

系统:[……]

李承乾美滋滋,觉得自己的小伙伴越来越人性化了,他十分感动,并且拒绝了系统推荐的书,这些书一看就不正经,他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系统:[……]

空闲时间,李承乾就在书房翻书,可惜他的书还是少了点,而且大多是和学习有关的所谓正经书,除了几首跟雪有关的诗词,并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李承乾想了想,甩手往李世民的书房跑,阿耶书房有好多乱七八糟的书,说不定能找到不一样的。

噔噔噔跑到书房,他远远问守门的小厮:“阿耶在吗?”

小厮摇头:“阿郎还没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