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 47 章 农庄(修)

杜构笑道:“王府的车架自然不用排队。”

果然,这话落下没多久,他们的马车就被放行了。出了高高的城门,外面便是完全不一样的天地。李承乾几个一直趴在车窗上往外看,碰到有人看他们,他和杜荷还会跟人家挥挥手。

直到路上行人越来越少,路也越来越颠簸,几人才怏怏地缩回马车。

孔颖达问:“现在说说吧,你们看到的城外是什么样的?”

杜荷闷闷不乐:“跟我以前见到的不一样,一点都不好玩!为什么会这样?”

“过节肯定比平时热闹呀!我有个朋友跟我说,上巳节那天,长安城所有人都会去城外,卖东西的也会去,今年上巳节我还想让阿耶帮我卖魔方呢!”虽然后来知道李世民是糊弄他的。

李承乾同情地看着杜荷:“平时大家都不出城,所以城外就不热闹啦。”

孔颖达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苏琛道:“城外的人很穷,他们大部分面黄肌瘦,平时肯定吃不饱,衣服也很破旧,很多人担着货物卖东西,他们应该走了很远的路,还没吃午饭,但都舍不得买点吃的。”

孔颖达看向李承乾:“大郎君觉得苏琛说得对吗?”

李承乾点点头,有点难过地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唐的百姓才能吃饱饭。”

他有时候犯错被罚不许吃饭,或者自己贪玩错过饭点,就会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比挨打还要难受。偶尔一回他都很难受,更别说天天饿肚子的那些人了。

“大郎君有慈悲之心是好事。他们确实困苦,但这个时辰不吃饭却不是因为节俭,”孔颖达向他们解释,“穷家富路,百姓家里再穷,也会给出门的人带口粮。他们不吃饭是因为还不到饭点。”

啊?

几个小孩都迷茫了:“先生的意思是,他们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吃了午饭?”

孔颖达摇头:“普通百姓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大多一日两餐,上午巳时用早膳,下午申时用晚膳。”

杜荷捂住肚子,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他们不饿吗?”

他每天三顿饭都很容易饿,中间还要吃很多点心零嘴。

“正是为了少挨饿才这么吃,粮食多自然想怎么吃便怎么吃,粮食少便只能精打细算,想法子让肚子不那么难受,让家人能够活下去。”

车内几人都有点沉默。孔颖达又问杜构:“你有什么看法?”

杜构想了想:“我觉得今年的流民比之前多,我听阿娘说,施粥的人家比往年更多,但还是供不应求,是不是哪里又遭灾了?”

孔颖达赞赏道:“你倒是敏锐,北边今年雨水不丰,粮食都减产了。”

此言一出,杜构更沉默了,李承乾和杜荷小声叹气,即便他们年纪小,也知道粮食减产是大大的坏事。

孔颖达没往深处说,又转回原来的问题:“大郎君头一回出城,还有别的看法吗?”

李承乾认真道:“我觉得路太破了,震得我脑袋疼,马车速度也很慢,这么点路就要走好久。”

孔颖达压下心中的失望,板着脸说:“待郎君长大些便可学骑马,那时出行便方便多了。”

“可是骑马不能运东西呀。”李承乾托着腮帮道,“如果路都变得平坦宽敞,车速度快还能带很多东西,那些阿翁就不用挑着担子来卖东西了,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在路上,他们可以在家里多准备点货物,一趟多卖点钱。”

孔颖达一愣。

李承乾继续道:“南方的东西可以卖到北边,西边的东西可以卖到东边,大家不就变富有了吗?现在效率太低了。”

原来李承乾是这么想的!

孔颖达松了口气,说不好是因为李承乾没他想的不堪,还是庆幸刚才没有开口劝诫,否则这会儿就该尴尬了。

他点头道:“郎君说得对,道路交通的确很重要。不过你想的太好了,以大唐的能力,至少一一十年内做不到。”

“我知道大唐很穷,但不用一一十年,有我在,很快就能有大马路和车——”李承乾拍着小胸脯骄傲地说,然而说到一半,就被杜构捂住了嘴巴。

“唔唔!”李承乾挣扎,“你干森么?!”

杜构心累,“有我在”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知道的说他有好想法,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想夺皇位呢!

孔颖达也说李承乾:“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李承乾:“为什么吖?”

“叫人听到传出去,对你很不好,很危险。”

李承乾更不明白:“为什么吖?”

孔颖达板着脸道:“别问那么多,记住就是了。”

李承乾:“哦。”不说就不说!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停了下来——皇庄到了。

被颠簸地头脑发昏的四人迫不及待跳下车,李承乾看着一望无际的田地,深深吸了一口气:“这里好大啊。”

杜构点点头:“很宽敞,感觉很轻松舒展。”

这种一望无垠的空荡感在长安城是绝对感受不到的,贵人们就算踏青游玩也不会选这样的地方,杜构竟觉得很不错。

孔颖达道:“孵蛋房在这边,咱们走吧。”

李承乾蹦蹦跳跳地跟上,这里的孵蛋房比秦王府的大多了,还有好几间养殖房,一走近就听到咯咯咯嘎嘎嘎的声音。

几个小孩顿时脚步就慢了,孔颖达:“……你们想进去看看吗?”

“这里养的是我们孵出来的小鸡小鸭和小鹅吗?”

到底是亲自照顾了那么多天,一点点看着它们孵化的,李承乾、杜荷和苏琛对它们多少有点感情,刚把它们从秦王府送到这里的时候,杜荷晚上还偷偷抹眼泪呢。

几人便跃跃欲试:“我们能看吗?”

“能。”孔颖达点头,进去之前对李承乾道,“大郎君能否帮我们看看养殖可有不妥之处?”

李承乾应了,这些鸡鸭还关系到他的积分,即便孔颖达不提他也要看看的。

李承乾一边回忆自己学到的家禽养殖知识,一边让系统扫描,问题也发现了一些,但都是碍于时代和技术,根本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孔颖达在能力范围内管理得很好。

孔颖达得了这个答案也挺高兴,带着他们去孵蛋房挑种蛋。

这次李承乾没用扫描,自己挑出来几颗种蛋,孔颖达是恶补了孵蛋知识的,见状道:“这几个种蛋的确不错。”

李承乾得意地抬起下巴:“那是!我可是亲手孵了快一个月的蛋!”

孔颖达瞥向同样孵了快一个月蛋的杜荷,这位没学会孵蛋的本事还挺乐呵,巴巴等着李承乾给他哥挑蛋呢。

当初帮李承乾孵蛋的老农也在,提起从前的事,对李承乾的孵蛋天赋也是赞不绝口,感慨道:“郎君不当庄户真是可惜了。”

所有人:“……”

杜荷大笑:“噗哈哈,承乾,要不你来当庄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