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说了一长串,顿了一下,对这个项目做了简单评估:“总体来说,这个项目难度比较大,需要和对方进行较多沟通,科技融合的部分对设计师的能力有很高要求。艺术科技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先锋概念,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但如果能做好,很有可能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他移到后一页,上面显示着两个项目的总结,转身问道:“大家对这两个项目有什么问题吗?任何问题都可以。”

建筑师们立刻争先恐后地展开讨论。

在自由讨论环节,气氛一下子松快起来,每个人都可以毫无芥蒂地畅所欲言。

大多数人都说渊文科技的这个项目很有趣,但在项目落实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设计预期,比如后现代风格不好把握。

再比如,渊文科技的那个老总要求出奇地严格。

“你是说文怀君文先生吗?” 洛提是个梳着马尾辫的金发胡子大叔,用滑稽的西国口音念出文怀君的名字。

“是啊。”棕皮肤的女设计师叫雀雁,毫不吝啬地分享她从隔壁设计公司听来的八卦。

“文氏集团当初要在西国建一栋写字楼也就是我们楼隔壁那栋。因为他们需要沉稳大气的商业风格,所以找的VLO公司做设计。”

这是许昼第一次在工作场合听到别人对文怀君的评价,于是听得格外入神。

“在VLO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每次开会,文氏集团都会一针见血地提出好几个改进的点,他们的要求都很明确,非常注重细节,图纸更是不能有一点错误。”

J女士笑眯眯地问:“难道Decompose会出现什么低级错误吗?”

雀雁立刻保证:“不会,当然不会。”

大家和J女士的关系近如朋友,所以有人继续问雀雁,语气间有惊讶:“难道每次都是文先生亲自和VLO开会?”

雀雁摇头嗔怪:“怎么可能!都是和文氏集团设计部沟通的,他们传达文先生的建议。他那么忙,肯定没时间和设计所开会的啦。”

桌上遍响起一阵又是庆幸又是遗憾的感叹声。

“毕竟文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物理教授,认真严谨很正常。”一位建筑师说。

“诶,许昼。”洛提突然兴致盎然地叫他,“你是不是斯城理工的?上过文教授的课吗?”

许昼心想我何止是上过他的课,我还上过他的床。

许昼点头,诚实道:“听过一节。”

另一个设计师追问:“那你觉得他严格吗?会不会成为那种很难相处的甲方?”

许昼确实不知道文怀君的工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只能说:“可能是吧。”

项目经理见话题扯得有些远,便把话题转回来:“所以大家想好加入哪个项目了吗?”

一桌人陷入沉思,逐渐有人开口说出自己的倾向,并列举了选择的理由。

大多数人都选了第一个常规些的酒店项目。

“虽然我自己还没想好选哪个项目。”洛提嗓音浑厚道:“但我觉得J女士可能得为渊文科技亲自出马了。”

“确实,这是J的拿手领域。”雀雁赞同。

J女士笑笑,不置可否。

她转向许昼,问道:“你想选哪个?”

这问题实在太好回答,在看到渊文科技名字的那一瞬间,许昼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他想要为文怀君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实习生。

但此刻被十几双眼睛看着,许昼突然有点紧张,好像他那点小心思都变得无所遁形。

“我想选渊文科技。”许昼说。

“嗯。”J女士温和笑着,说出的话却很尖锐:“但我觉得以你现在的经验水平,更适合在常规项目中多进行一些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