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寻初现在看着风头是不错,但太年轻,未来?还不可知。”

那文友有些失望:“史大人也看不清啊。”

这时?,另一人道:“不过,这个萧寻初虽然年轻,瞧着却像个实?干的人!我早就?觉得梁城赋税太重?,应该予民减负,奈何这事阻力重?重?……萧寻初能将这事办下?来?,我就?敬他?三分!

“当然,他?一开始说减税能增加财政,我觉得完全是天方夜谭,以为只是为推动此策找个借口,没想到……这人不愧是二十岁的状元,脑子是和普通人有些不同。”

此话一出,又有人附和:“我也蒙他?关照了。你们知道,我一直想修梁城外的水渠,奈何上级唯利是图,捞钱捞得厉害,要出资就?一毛不拔,全然不将民生放在眼里……如今换了萧寻初主事,他?亲自过问?了城郊农田的情况,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提了提水渠,没想到他?只是考虑了一下?,就?做主同意?了!我以前可和他?完全没有交情,也没送过礼什么的。”

“那水渠修的是好?,才几个月,外面麦田就?金灿灿的了……而且他?好?像也没抢你功劳。”

“要我说,这事本来?就?是应该的。只是其他?人太差了,才衬得萧寻初好?些。他?有些想法还是过于激进了,而且花了不少心思在扶持‘工’这一业上,对根基的‘农’重?视却不足,听说他?早年想当工匠,这样做未免私心太重?。不过,大部分方向确实?是好?的……”

一群人文人说来?说去,都对“萧寻初”这个人赞赏颇多。

尽管其中也有苛刻挑剔的指摘之词,但比起?他?们以前点评朝中其他?官员的刻薄,这已经算很?好?了。

这时?,其中一人又问?道:“史大人,虽说我们往常是不掺和这些事的,不过齐慕先现在看起?来?摇摇欲坠,是扳倒他?的好?时?机。

“这么多年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