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此前就将全部心力压在了?重要的?诗赋之上,现在居然第一场不考了?,纷纷呆若木鸡,全然乱了?心神。

不过,在上万考生之中,也有一小?部分人神情淡定,像是早已知?道最新的?动向。

他们看了?看考题,没多大反应,便开始行?笔构思?。

另一边,谢知?秋也从短促的?走神中恢复过来——

她本就心智沉静,不易被外物动摇,况且仔细想想,这种变化对她来说是有利的?。

这几个月来,为了?考试,她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在诗赋上,但是由于不想与太学的?先?生有太多牵连,她交流最多的?先?生是刚正不阿的?严仲。

严仲本身是极其反对学子将精力花在华而不实?的?诗赋上的?。

谢知?秋为了?让他不至于对自己太反感,虽然给他看了?不少自己的?诗词作品、让他从文?学性层面上给了?评析,可是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与严仲讨论经义策问?,还听他讲了?不少时政问?题,这段时间来,倒是策论上的?水平也上了?一层楼。

更何况,谢知?秋跟随多年的?师父是甄奕。真要说的?话,她原本更擅长的?就是策问?探讨,而非以诗抒情。

谢知?秋定了?定神,提笔就要写。

只是,当她写到这策问?的?第二题时,笔尖微微停顿了?一下——

此题为,刑赏忠厚之至。

这道题题源来自《尚书》的?注文?,原文?为“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探讨的?是当权者应当如?何赏罚分明,如?何体现“仁政”的?思?想。相比较于之前各种花鸟风月的?诗题,这是个挺有实?干精神的?题目。

但不知?为何,这道题给她一种古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