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篇文章,却与先生过往看过的所有学生文章都远远不同,若非是他亲手收上来的卷子,他绝不会信这是学童之作。

若论文采,这篇文章绝不能说写得不好,可是其内容……

这、这……

大愕之后,先生在屋里来回转了两圈,半晌,他居然又坐回桌前,带着翻滚未平的心境,不自觉地从头读起来——

只见卷面之上,这学童字迹干净连贯,文章大意如下——

【古之圣贤有言:“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圣贤之本意,乃欲为君子者,应心怀仁心,慈悲爱人,以礼待人。】

【此君子,仁乃真心为之,非外力所驱也。】

【然而,今之世道变矣。】

……

【南有一学者,头悬梁锥刺股,以求孔孟之道。】

【苦读数十载,满腹仁义圣人之言也。】

【秋闱过后,其人痛哭不止。】

【其所哭者,非为所学仁道不精也,而为落榜矣。】

【其之所以学孔孟之术,非为提炼自身、惠及世人,而为求功名也。】

……

【北有一国君,立国欲有所为,然恐为臣子百姓反对。】

【国君微露其意,便有体察圣心者上前,主动为国君排忧解难。】

【此徒寻遍古籍,东拼西凑,寻到差强可用之言,便呈之于圣上,言道:“圣上所欲,自古有之,乃圣贤所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