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催税 好歹他就不用真去蹲牢房了啊!……

适用于干旱区域,又以时下技术能实现的水利工程,韩彻一共想到了两项——坎儿井和防渗水窖。

坎儿井是利用和开发地下水,也被唤做井渠。

在将工人召集一定数量后,韩彻便带领他们去到了勘测并规划好的第一处施工点,位于柏州辖下三县之一的漠县。

韩彻这次找铁匠打造的铁镐是可活动的,一套配制两个头,一头的形状类似于镢头,可用于刨土。另一头则较尖,作用于碰到较硬的土质或石块树根时。

除了铁镐,还有时下常用的铁铲等挖凿工具,韩彻也都有做配制。

最先动工的是下游部分明渠的首段,还有坎儿井的龙口。

接下来,便是按照之前规划好的,朝上游方向逐段开挖竖井。同时,每挖好一个竖井,便马上安排两人下去,一朝上游,一朝下游的分挖连接竖井的暗渠。

衙门不拖欠工钱,前来做工的汉子们拿着又比较顺手的工具,进程比韩彻预计的还要来得迅速。这也跟伙食管饱有很大的关系,柏州缺水贫瘠,地里作物产出实在有限。大部分的百姓平时自己在家中是根本没办法实现顿顿管饱的。

但在这里做工,吃食跟上,体力自然便也能跟上。

况且坎儿井的作用,韩彻在一开始便详细的跟他们讲解过一番。前来做工的百姓听说有了这个坎儿井,便能解决他们这里的缺水问题,自然干劲也十足。

接下来的时间里,附近一些百姓还自动自发的跑过来帮忙。

竖井和暗渠等工作他们不方便参与,但帮忙运输挖凿出来的泥土砂石等杂物,却还是没问题的。

柏州第一条约五公里的坎儿井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快速被修建好。

只见这修好的坎儿井很快便有水流通过暗渠流到明渠来,流速虽较为缓慢,但水质干净又清澈。有那百姓忍不住伸手舀了一捧水入口,冰凉的清水入喉,只觉得这炎热的夏天所带来的暑气也瞬间消失无踪。

附近的百姓这下子更是每日都要跑过来,稀罕的看着明渠里缓缓流动的清水,不少其他村的人还追问准备离去的施工队:“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那修建啊?”

“不要工钱也行,只管我们吃饭便好。”有那其他村的村民,还这般言道。

实在是家里穷,若衙门不管饭的话,似这般高强度的体力劳作,他们的身体也难免会吃不消。

对柏州的百姓而言,水的珍贵真的无法用言语去形容的。过去当地人用水,都是在自家的农田或者是家门口,修建一个水窖用来存储雨水。

在没有好的防渗技术和过滤技术的时下,他们常年饮用的水可想而知。

韩彻也想让各村都能尽快修建出一条坎儿井,满足百姓日常的部分用水需求。于是韩彻便让有过经验的这批人,携带衙门的工具分别去往各村,带领当地的百姓在事先勘测规划好的点开挖动工。

一时间,整个柏州的所有农户,几乎都自主自发的参与进来。

就在整个柏州百姓都热火朝天的投入到坎儿井修建的忙碌中时,闫家主和闫四郎也带了人去亲自瞧了修建好的那条坎儿井。

这一看,闫家主便沉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