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宁景在附近逛了两圈,大致了解了这里的情形。

这一块地儿都是卖生鲜瓜果的,几家猪肉铺子,远一点还有宰羊的铺子,这些都是摆的摊子,此外便是几家杂货铺,点心铺,柳安易的酱肉店便在其中。

但这些宁景都不在意,他看中了一家铺子,这同样是一家卖酱肉卤菜的铺子,宁景看了这一会儿发现这家店进去的人很少,生意远不如柳家的铺子。

宁景在旁边的茶馆坐了一会儿,和老板闲聊了两句,便知道了那家的情况。

那家酱肉店叫徐记酱肉铺,现在是老板娘当家,她当家的男人几年前意外离世,只留下孤儿寡母守着这个店铺。

茶馆老板说,其实徐记酱肉铺是镇上的老牌酱肉铺子,柳记酱肉铺反而是后来开的,之前人们都习惯吃徐记的酱肉和卤菜,可惜当家男人走了后,手艺失传了,现在的老板娘不论怎么做,味道总感觉差点意思,加上柳记酱肉铺各种竞争,现在生意越来越差,前段时间还听说老板娘想将铺子卖了,带着孩子回乡下住去。

宁景听了这话,有些若有所思。

他绝对是有仇必报的人,从来不会忍气吞声。

陈瑞雪敢对他的人动手,他顾及他是个哥儿,不好当众对他动手还回去,但不代表宁景就这样放过。

据宁景所知,柳大嫂娘家陈家本不富裕,有两个哥哥,她排行老三,陈瑞雪最小,在柳大嫂嫁到柳家之前,他们家还处于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水平。

柳家是和安村的富户,柳老太和她的丈夫年轻时很是拼搏,积攒下如今的家业,但他们俩子嗣不丰,只有柳静秋他爹一个儿子。

柳父倒是争气,生下二子一哥儿,后来还有个柳和宜,在和安村算是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的家庭,像他们这种家庭完全可以给儿子说个镇上或城里的普通姑娘,村里的都不大看得上。

若不是柳大嫂确实长得好颜色,柳安易又和她无媒苟合,被陈家两个哥哥打上门,逼迫他负责,柳大嫂还嫁不来柳

而柳大嫂自从嫁进柳家,就一直在接济她的娘家,但凡有什么好物都往陈家拿,她嫁来柳家四年,陈家在她的帮衬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两个哥哥都找到了好差事赚钱盖了房子,娶妻生子,最小的哥儿弟弟陈瑞雪也被柳大嫂送去镇上私塾上学,成了柳静秋同窗。

当时这事在村里经常被人拿出来嚼舌根,不少人指责柳大嫂太过胳膊肘往外拐,帮衬哥哥就罢了,凭什么拿柳家的银子送她哥儿弟弟上学。

柳大嫂反而理直气壮呛回去,柳静秋是她弟弟,陈瑞雪也是她弟弟,凭什么柳静秋能上学,陈瑞雪就不能?再说了,她用的是柳家的银子,柳家也不缺这点银子,他们自家人都还没有说什么,和他们又有什么干系,真是多嘴多舌!

她这番歪理下,别人确实没有立场再说三道四。

但是,若柳家再也没多余的银子,让柳大嫂供养娘家了呢?

宁景轻轻一笑,看了看两家相邻的酱肉铺子,袖袍微摆,转身离去。

他现在就等柳家给他一个态度,若还将他和柳静秋放在眼里,递过来一个和善的信号,他也不是不可以收回心思,反之,如果柳家没有一点表示,无视柳大嫂带着陈瑞雪上门来寻衅挑事,没有一点歉意,就别怪他做一些小动作了。

不过,宁景想是这样想,熟知剧情的他其实心里已经明白柳家人会怎么选择,只是他会等结果出来,然后才下手,这样显得他理直气壮一些。

在某些时候,宁景的心眼比针眼还小。

柳大嫂等人编排柳静秋不是一天两天,自她嫁进柳家就一直看这个小叔子不痛快,不是在外面和人造谣柳静秋的不是,就是在家里阴阳怪气柳静秋,挑拨柳安易和柳静秋的关系,导致家庭不睦。

而她当面都敢说的那么难听,谁知背后又该编造的多不能入耳。

也是她嫁进来后,柳静秋在柳家待遇每况愈下,甚至柳静秋提前从私塾退学,也是她撺掇柳安易说柳静秋年纪大了,该嫁人了,柳安易便就一锤定音,让柳静秋回了家,待嫁。

这些宁景都知道。

所以,如实来说,宁景一开始就没想和柳大一家“和解”,而是在想,怎么让他们“痛”。

若宁景真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当时就会逼迫柳大嫂和陈瑞雪向柳静秋道歉,而不是轻易放他们离开,连陈瑞雪动手推柳静秋,导致后者脚扭伤的事都不提。

若真的不计较,他现在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矛盾当时不解开,那就只能越滚越大,直到后面伤筋动骨才能解决。

冉书同一直在车局旁边的茶馆里等着,好不容易看到宁景回来了,似乎心情颇好的样子,也不知道他干啥去了。

宁景也没有解释,摆摆手,示意冉书同跟他去租车,准备去玉周城了。

刚刚他顺便去邮驿寄了信给苏先生,询问他带一群哥儿女子去茶楼的事可不可行,同时麻烦他每隔七天托柳相途送些奶茶蛋糕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