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枯酒花事录 椛媱挽辞 827 字 9个月前

村里有个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这位先生早些年间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有些见识,也攒了些积蓄,在年迈以后,便荣归故里,在家乡开了个私塾,教村里的孩子们念书习字。

每次两人去看望小花娘亲,经过私塾时,里面都会传来孩童们的朗朗书声。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有一次,慕卿驾着马车经过的时候,里面的孩子正在背诵《三字经》。

彼时阳光正好,透过窗缝,依稀可以看见角落里有个丁点大的娃娃,嘴里正在摇头晃脑念叨着什么。老实说,慕卿被那般光景吸引住了,毕竟花雕也到了该明理辨是非的年纪,学些诗词文赋,懂些礼义廉耻也是好的。

古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世有《女诫》《女训》《女则》,却鲜有寻常人家给自家闺女专门接受教育的机会。

什么狗屁女子无才便是德,都是哄着女孩子们心甘情愿相夫教子的谎言,且看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们,哪个不是满腹经纶、才艺双绝,慕卿才不会让他的小花雕做个目不识丁的傻子呢。

倒是花雕,任凭私塾里动静再热闹,她也不为之所吸引。依旧如常,在马车里翻着花绳或嗑着瓜子,亦或是如老猫晒阳般沉沉睡去,直接等着慕卿停车后叫醒她。

她年纪虽小,却经历过被抛弃和丧失亲人的痛苦,也开始懂得些道理,什么热闹,终归是别人的,两人一马才是属于她的美好时光,而慕卿这个眼前人,才是她应该相守相伴的。

至于学习什么的,她完全没有兴趣,慕卿其实曾教给她很多东西,她只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学了个一二,惹得慕卿连连摇头。只因她知道,即便学不会也没有关系,因为慕卿会一直在她身边,教她第二遍、第三遍……

哪怕最终,她依旧什么都没学会,其实也不打紧,慕卿百般护着她,也没指望她能学会什么——这更给了她娇纵的资本。

那是第一次,慕卿没有趁着正好的春光去醴泉山,而是有了在望南山安定下来的想法。他的花儿念过私塾,懂些礼义廉耻,识得百文千字,也算是半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等长大以后,嫁个门当户对的丈夫,相濡以沫,白首终老,就很好。

想罢,慕卿嘴角不自觉上扬,暗笑自己荒唐,不过是个萍水相逢的人儿,他却已经自作主张替她走完了此生。他连自己的生活都做不了决定,却想着替花儿决定路该怎么走。

真是,自作主张啊,他甚至都想不到,他们什么时候会分道扬镳,那时候他走他的路,过他的桥,渡他的河,又是孑然一身,而花雕那时候,也该回到她正常生活了吧。

趁着孩子们的课隙,慕卿找到教书先生,约莫着攀谈了一番,问了个大概,月费不贵,才八百文铜钱,慕卿毫不犹豫地就交了大半年的钱。

老先生姓龙,八字撇胡子,穿着板正的卦袍,手中常执一柄折扇。见着花雕,老人家有些惊喜道:“是个女娃子啊!老夫这里许久未曾见女学生了,却不曾想今日能见着,真是稀奇。”

慕卿应道:“孔老先生不是说‘有教无类’嘛,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都有学习的权利,自古便有‘巾帼不让须眉’一说,更何况我们家花雕本来就又聪明又乖巧,不会让先生过于费心的。”

面对眼前这个陌生老人,花雕害怕极了,这情景她似曾相识,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被慕卿丢给河叟。花雕以为龙先生是下一个河叟,慕卿又要独自跑路,就躲在慕卿身后,死死地揪住他的长裙不撒手。

上次也是这样,花雕抱着慕卿坐骑追风的腿,以此耍赖皮不让他走,最终慕卿妥协,留下了她。花雕怕他又要离开,故技重施,希望慕卿别撇下她,不要再把她送给别人。

此情此景多么相似,慕卿一下便明白了花雕心中想法,牵过她的两只小爪子,蹲下身来,把她推到龙先生跟前:“你且跟着夫子好好学习,我就在我们的家里,不会走的,下午散学便来接你。”

慕卿从来都没有骗过她,听闻这句话的花雕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心中笃定慕卿不会再丢下她。那么,她会按照慕卿所说,好好地跟着老师学知识,然后……等着他来接她回家。

私塾里都是男孩子们,难得来个小女娃,大家都觉得稀奇,趁着课间休息,将她围了个水泄不通,好奇地打量着她,像看着杂技班铁笼里的小兽一样,个别手欠的小娃娃还伸出爪子来揪她的脸,抓她的辫子。

花雕本来受着慕卿百般呵护,又一直随着慕卿,很少见生人,胆子小,哪里受得了这种围观又动手动脚的委屈,遭遇此情此景,“哇”地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