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指向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农书》。

“这是以轮///盘木活字排版印刷的第一套试印本,请父皇检阅。”

朱元璋拿起其中一册,随意翻了几页。他没有看字,而先选择去看更易懂的配图。

当场满意地点头,这些农具的细节画得不错!

就听朱棣说:“此书从百余年前的元贞二年开始撰写,从写书、定稿到刊印历经十七年。元朝皇庆二年发行之后,至今八十多年没有再次大规模重印。

数十年过去,朝野对农业的认知发生了一定变化。五弟提议对书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补充修正,这次先改动了农具与农作物的配图。”

朱元璋看了那些改动之处。

五儿子朱橚没有直接删除王祯的原版配图,而是把改版与原版的对比图一起刊印出来。

从旁标注有何种区别。又提及明朝疆域辽阔,各个地域合适的农具与耕种方式需因地制宜。

如果查阅农书的人对于不同地域农具的细节差别有所心得,不妨进一步完善这幅对比图。

“很好!老五的这番修订是在做启发式改良。”

朱元璋很满意,朱橚将推陈出新的精神融于《王祯农书》的刊印中。

朱棣:“按照现在的印书速度,今年年内有望给第一批重点府县官员派送农书,赶在明年春耕开始前令其阅览一二。儿臣以为不能操之过急,不能立刻让官员们向民间传授农书所记,以免他们搞生搬硬套。”

朱元璋赞同:“先命相关官吏其学习书籍,把当地实际农业情况与书中理论的相同与相异处都撰写出来,作为年度官员考评的标准之一。”

至于谁有丰富的农业知识能来做考官?

这就要看今年年末的特考能吸纳多少天南海北的实操型农业人才。

一个人不能懂大明境内各地农事,那就组建一个部门,农业部的成立已经在日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