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倭寇与后期倭寇的组成与侵边范围都不同。

先说十四世纪中期的东北亚局势。

元朝后期政局腐败,不断压迫百姓。1348年, 方国珍第一个掀开了抗元起义序幕。

高丽内部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政局衰败。同期,东瀛也是内斗不休, 形成日本南北朝对峙局面。

东北亚各处乱象丛生之际,倭寇大规模兴起。

1350年, 日本海盗侵犯朝鲜半岛南部。一般认为“倭寇之侵”始于此, 而大规模地劫掠持续了约四十年。

其犯边三大特点:攻击高丽的运粮漕船与储粮官库,抢夺粮食与生活物资;

从侵犯高丽沿海地区, 上升到多次攻击高丽首都开京(如今朝鲜的开城);

刚开始二十多艘倭寇船去劫掠, 逐步发展成了四百多艘船只的倭寇队伍。

直至1392年, 朝鲜半岛建立新政权, 李氏朝鲜王朝取代了此前的高丽王朝。

朝鲜内部整顿军务,进行了田制改革。当政局渐渐稳定, 自是有能力去对抗外部倭寇来犯。

四十多年间, 日本海盗的掠夺范围逐步深入朝鲜半岛内陆, 正是其掠夺欲望不断上升的佐证。

既然是贪得无厌就不会止步于仅仅侵犯朝鲜。彼时, 元末战乱, 倭寇趁火打劫也进攻了中国沿海地区。

1368年, 明朝初建,天下局势未稳。

倭寇最初攻击了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山东沿海地带,然后南侵向江苏、浙江、广东等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