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与杭州水田畈遗址,都发现了炭化芝麻籽粒,其距今约四千五百多年。

由此可见,早在张骞出使前,芝麻已经在中国生长了。

且不论起源地,此处要说由它在汉朝悄悄引发的一场烹饪革命——芝麻油,从汉朝起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先秦时期,人们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烤、煮、蒸。

其中也有用到“油”,当时多称之为“膏、脂”,是取用动物油。

等到了汉朝,人们开始利用起了植物榨油术。芝麻油被制作出来,最初被用到军事领域。】

嬴政眼睛一亮,这事要细说!

就听水镜子播放着:

【《三国志》记载:“孙权至合肥新城……灌以麻油,从上风,火烧贼攻县”。麻油作为火攻辅助武器登场。

《齐民要术》描述了汉朝榨油使用芝麻、麻籽、芜菁等植物。它也记载了目前可查的中国第一道炒菜,即铜锅例做出的芝麻油炒鸡蛋。2

不过,炒菜的普及过程很缓慢。

一方面是榨油术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受限制于无法低价规模性生产导热性好的炊具铁锅。

直至宋朝,炒、煎开头的食物才越来越多,而用到的食用油也多是芝麻油。

《梦溪笔谈》:“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也许,有人好奇古今大不同。

如今吃的食用油多见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为什么芝麻油能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独占鳌头?大豆从先秦就开始广泛种植,大豆油在古代怎么不是油王呢?

原因简单,这取决于植物本身的含油量与当时提取油脂的技术水平。

明朝末年的《天工开物》对各类常见含油作物进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