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放出的一桌菜式,他没有见过五百年多年后入境的小龙虾,也没有见南瓜羹。

因此,答案就是“南瓜。”

不出意外,他答对了。

【正确答案:南瓜。和大多数美洲作物的命运迥然不同,南瓜来到大明不久就被多地种植了。

对于南瓜的传入路线有两种说法。

一说它从南边沿海地区登陆大明,随之兴盛传播。另一说它被葡萄牙使者直接带到了北京,最初在京畿大面积种植,而迅速辐射北方地区。2

不论是哪种传播方式,南瓜作为外来作物,其本土化的速度非常快。

在十七世纪小冰河的最寒冷期到来之前,除去东三省、疆藏青、台湾省之外,其余各省都有了种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朝地方志中都能看到南瓜的身影。还有一个现象,反映了南瓜本土化很成功——不少地区举办南瓜节。

岭西毛南族的九月初九、广西侗族的八月十五、广州惠州的二月十三,以及辽西的十月二十五等等,这些地方都会举办不同风俗的南瓜节。

清朝上海嘉定的南瓜会,被记录于王培荀的《听雨楼随笔》,节日活动是为评选出巨无霸南瓜作为冠军。某年的冠军瓜记录如下,“沈珏斋曾见之长约二丈,横卧高五六尺,观者骇绝。”

南瓜能够实现高产速收,并且耐存放便于运输,加上它无碍农忙又不争地等优点,就被快速推广开了。

另一方面,它能被人们迅速接纳,离不开其好吃属性,这种“好”是能与中华传统的饮食习惯完美结合到一起。

比如简单的蒸煮就能得到清甜口感的熟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