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看了水镜先入为主是永乐帝派人下西洋,哪怕能预估近两三年要先修运河通商,再建设皇家学堂创设科学教育,朱元璋在位时来不及搞大规模出海,但实话有时不能实说。

因为实话表达了一种意思,朱元璋活不了几年,撑不过水镜透露出的史上明太祖享年七十一岁。

“此事需凭父皇做主。”

朱棣表现得非常自然,毫不因为被册封太子而得意,仿佛主控权就该是在朱元璋手中。

他还有很充分的理由,不是盲目听话,是从国家治理方面考虑。“下西洋时间与航线应与国策相配合,不可妄定。”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眼朱棣,又斜了一眼朱权。

孩子都是债,没一个让他省心的。老四城府太深,小十七年近十六岁了还没学会慎言。

偏偏,怪不了朱棣不似朱标与他亲如民间父子,而终留有一份审慎,谁让父子间的感情基础不一样。

有的事比不了。

朱标是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只要求他做守成之君;

朱棣自幼被当做守边的藩王养大,如今只剩短短几年就要他接位成为革新明主。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恭敬是满意的。不论四儿子几分真心几分伪装,大明现在需要的帝王必须锐意进取却又懂得自我克制。等自己死后,但愿朱棣能装就装一辈子,且将这种克制私欲的思想传给下一任帝王。

至于,两人间父子感情不够亲厚的遗憾就是为帝的代价,谁有没有几分遗憾。

再看朱权,对这个儿子,他就有点发愁了。

今天让人来到上书房,因其上轮测试过关。宁王有谋,准备留给老四做帮手。

听听朱权说的话,到底是犯了忌讳。